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3:19

相见欢知识点归纳及常见试题

<p>相见欢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考生必须要有深刻的记忆,为了让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内容,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相见欢知识点以及相见欢常见试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p><p>原文:</p><p>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p><p>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p><p>译文:</p><p>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p><p>②剪,一作翦。</p><p>③离愁:指去国之愁。</p><p>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p><p>注解:</p><p>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p><p>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p><p>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p><p>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p><p>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p><p>相见欢常见试题及答案</p><p>1、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7—8题。(5分)</p><p>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p><p>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p><p>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p><p>答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煜《相见欢》)、(王建《十五夜望月》)</p><p>2、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p><p>答案:李白诗借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1分)、李煜词借月亮表达了离愁。(1分)、王建诗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1分)</p><p>3、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2分)</p><p>答案:李白诗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李煜词用比喻手法,以“钩”喻月之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氛围。王建诗用夸张手法,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任选一句作答,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p><p>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p><p>答案:表现了词人寂寞忧伤的亡国之痛。</p><p>5、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p><p>答案:用比喻的修辞,用乱麻喻离愁,形象可感,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p><p>6、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p><p>答案: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p><p>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p><p>答案: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思得全分)。(2分)</p><p>本文给各位考生分享的相见欢知识点以及相见欢常见试题考生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背诵与了解,如果考生还想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备考资料,就请继续关注优学语文网高考语文栏目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见欢知识点归纳及常见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