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3:16

伯牙善鼓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p>伯牙善鼓琴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作为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考生必须要对伯牙善鼓琴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伯牙善鼓琴知识点梳理以及伯牙善鼓琴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p><p>原文:</p><p>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p><p>译文:</p><p>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p><p>注解:</p><p>绝 :断绝</p><p>善 :擅长,善于。</p><p>鼓 :弹。</p><p>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p><p>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p><p>峨峨 :高</p><p>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p><p>若 :像~~一样。</p><p>洋洋 :广大。</p><p>念 :心里所想的。</p><p>必 :一定,必定。</p><p>之:他。谓 :认为。</p><p>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p><p>乃 :就。</p><p>复:再,又。</p><p>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p><p>伯牙善鼓琴练习题及答案</p><p>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p><p>(1)伯牙善鼓琴善:_______</p><p>(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_______</p><p>答案:(1)擅长(2)好</p><p>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p><p>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之。</p><p>答案: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每错、加、漏一处就扣1分,扣完为止)</p><p>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p><p>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p><p>译文:_______</p><p>答案: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p><p>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p><p>答案:“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p><p>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p><p>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p><p>⑴伯牙善鼓琴( )</p><p>⑵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p><p>⑶更造崩山之音( )</p><p>⑷志想象犹吾心也( )</p><p>答案:(1)弹 (2)指山的北边,河流的南边 (3)再,进一步 (4)好像</p><p>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2分)</p><p>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p><p>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p><p>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p><p>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p><p>7、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p><p>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p><p>答案: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p><p>8、翻译下列句子(3分)</p><p>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p><p>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案: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p><p>本文给各位考生分享的伯牙善鼓琴知识点梳理以及伯牙善鼓琴练习题考生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背诵与了解,如果考生还想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备考资料,就请继续关注优学语文网高考语文栏目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伯牙善鼓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