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p>卖炭翁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考生必须要对卖炭翁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卖炭翁必考知识点以及卖炭翁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p><p>原文:</p><p>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p><p>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p><p>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p><p>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p><p>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p><p>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p><p>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p><p>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p><p>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p><p>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p><p>译文:</p><p>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p><p>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p><p>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p><p>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p><p>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p><p>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p><p>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p><p>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p><p>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p><p>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p><p>注解:</p><p>⑴卖炭翁:此篇是组《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p><p>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p><p>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p><p>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p><p>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p><p>⑹可怜:使人怜悯。</p><p>⑺愿:希望。</p><p>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p><p>⑼困:困倦,疲乏。</p><p>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p><p>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p><p>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p><p>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p><p>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p><p>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p><p>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p><p>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p><p>⒅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p><p>卖炭翁练习题以及答案</p><p>1、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p><p>答案:赶着走</p><p>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p><p>A、“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p><p>B、“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p><p>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p><p>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p><p>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p><p>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p><p>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p><p>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p><p>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p><p>答案: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p><p>4、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p><p>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p><p>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p><p>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p><p>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p><p>答案:B选项 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 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p><p>5、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p><p>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p><p>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p><p>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p><p>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p><p>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p><p>答案:D选项“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外滩翁雪地赶车行走的艰难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p><p>6、“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p><p>答案:翁的辛苦,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p><p>7、“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p><p>答案:“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p><p>8、“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p><p>答案: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p><p>9、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p><p>答案: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不幸。</p><p>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p><p>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p><p>本文给各位考生分享的卖炭翁必考知识点以及卖炭翁练习题考生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背诵与了解,如果考生还想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备考资料,就请继续关注优学语文网高考语文栏目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