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二单元致橡树知识点
<p>《致橡树》是“朦胧派五将”之一舒婷的作品,创作于2023年3月,是文革过后最早发表的爱情诗。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致橡树知识点,同学们赶快一起来阅读吧!</p><p>【原文欣赏】《致橡树》</p><p>我如果爱你——</p><p>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p><p>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p><p>我如果爱你——</p><p>绝不学痴情的鸟儿,</p><p>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p><p>也不止像泉源,</p><p>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p><p>也不止像险峰,</p><p>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p><p>甚至日光,</p><p>甚至春雨。</p><p>不,这些都还不够!</p><p>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p><p>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p><p>根,紧握在地下;</p><p>叶,相触在云里。</p><p>每一阵风过,</p><p>我们都互相致意,</p><p>但没有人,</p><p>听懂我们的言语。</p><p>你有你的铜枝铁干,</p><p>像刀,像剑,也像戟;</p><p>我有我红硕的花朵,</p><p>像沉重的叹息,</p><p>又像英勇的火炬。</p><p>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p><p>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p><p>仿佛永远分离,</p><p>却又终身相依。</p><p>这才是伟大的爱情,</p><p>坚贞就在这里:</p><p>爱——</p><p>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p><p>也爱你坚持的位置,</p><p>足下的土地。</p><p>简介:</p><p>《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2023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唿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p><p>背景:</p><p>《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诗歌。可是大多数读者只记得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于《致橡树》。”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p><p>2023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p><p>字词:</p><p>①攀援:同“攀缘”比喻投靠有权有势的人往上爬。</p><p>]②慰藉:安慰。</p><p>③雾霭:雾气。</p><p>④虹霓:同“虹蜺 ”指彩虹</p><p>⑤流岚:这里指云雾。</p><p></p><p>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p><p>A.跫音 春帷 窗扉</p><p>B.炫耀 慰籍 泉源</p><p>C.痴情 威仪 相融</p><p>D.红硕 霹雳 虹霓</p><p>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或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p><p>A.跫(qióng)音 春帷(头发) 窗扉(门)</p><p>B.炫(xuàn)耀 慰藉(jiè) 归(回家)人</p><p>C.威仪(外貌仪表) 相融(róng) 向(对着)晚</p><p>D.红硕(大) 霹雳(lì) 虹霓(ní)</p><p>3.全是朦胧诗作者的一组是 ()</p><p>A.舒婷 顾诚 北岛 梁小斌</p><p>B.舒婷 顾诚 白岛 郑愁予</p><p>C.海子 穆旦 顾诚 郑愁予</p><p>D.海子 北岛 徐志摩 余光中</p><p>4.下列论述,不符合郑愁予诗歌创作特点的一项是( )</p><p>A.“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p><p>B.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一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p><p>C.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p><p>D.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p><p>好了,致橡树知识点就给同学们分享到这里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