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2:35

北师大版初一语文上册背影知识点

<p>《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2023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优学语文网整理的</p><p>背影知识点,大家是否都掌握了呢?</p><p>一、作者简介</p><p>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p><p>2023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2023年开始发表诗歌。2023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2023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2023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2023年,出版散文集《你我》。</p><p>2023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p><p>二、字词</p><p>jiāo xiè</p><p>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p><p>bēn sāng</p><p>奔丧: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或家叔的丧事</p><p>láng jí</p><p>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p><p>sù sù</p><p>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p><p>diǎn zhì</p><p>典质:(把财务、衣物)典当、抵押出去</p><p>fù xián</p><p>赋闲:失业在家</p><p>tuí táng</p><p>颓唐:哀颓败落</p><p>suǒ xiè</p><p>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p><p>三、中心思想</p><p>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中心思想是赞美父爱的伟大,我对父亲的印象至深,和浓浓的敬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p><p>文章写的是2023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p><p>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p><p>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p><p>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p><p>四、课后练习</p><p>1.朱自清,字____ ,我国著名____ 、____ 、学者、民主战士。</p><p>2.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p>狼jí()tuí唐()琐屑()晶莹()</p><p>3."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情也有所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p><p>⑴开篇点题"背影",是一种 __________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p><p>⑵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_________ 感情。</p><p>⑶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的感情。</p><p>⑷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 ___________的感情。</p><p>4.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p><p>⑴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⑵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⑶在晶莹的泪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p><p>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p><p>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p><p>答案:</p><p>1.佩弦;散文家;诗人</p><p>2.略</p><p>3.依次是:浓厚、深厚、依恋、思念</p><p>4.⑴看到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而伤心地流泪。</p><p>⑵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之心,流下感动之泪。</p><p>⑶接到父亲的信后,想着父亲现在的情形,表达了对父亲的担忧和深深的思念。(意近即可)</p><p>5.⑴句好,"太聪明"和"太不懂事"都能表达作者自责的感情,但前者是讽刺性自责,后者是一般自责,前者更准确生动。</p><p>通过对</p><p>背影知识点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优学语文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初一语文上册背影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