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除夕夜不同习俗集锦
<p align="center"></p><p>家家围炉庆团圆,虽然今年路不通,千里乡音一线牵,身在他乡,心在故里。</p><p>望眼欲穿慈母泪,斜晖脉脉连理情,可怜娇儿啼。</p><p>聊集乡俗解乡愁,网上把话留。</p><p>◆除夕称为过年,意为旧岁至此夜而除,明日即换新岁。这日下午会备牲礼祀神祭祖,称为“辞年”。 </p><p>◆除夕夜全家齐聚,围炉吃团圆饭,而且吃得愈晚愈好! </p><p>◆吃长年菜(台湾中北部吃芥菜、南部吃菠菜),一口吞进嘴里再慢慢咀嚼,以求长命百岁。 </p><p>◆水饺形似元宝,咬到暗藏铜板的人,还可以好运旺财一整年呢! </p><p>◆记得在入夜前洗澡,并把衣服洗晾完成,不能湿过年! </p><p>◆庙宇会在除夕夜关上大门,一到午夜十二点,钟声敲响,信徒蜂拥挤进,据说赢得头香的人,在新的一年能获得好运势! </p><p>◆吃鱼,年年有余;吃韭菜,长长久久;菜头会有好采头;丸类象征团圆;年糕意味“步步高升”。 </p><p>◆除夕围炉后,长辈会发送压岁钱给晚辈,祈求长命百岁;之后通宵不眠直到天明,称为“守岁”。</p><p>新加坡: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p><p>第二天清晨则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p><p>信息来自网上,似乎与我的家乡并不完全相同。</p><p>在老家四川,一到年三十,中午必备一桌丰盛的酒菜,点燃香烛,摆好碗筷之后,首先请逝去的先人前来就餐,仪式简单,但人人毕恭毕敬。待仪式结束后,大家才入座享用美餐。</p><p>晚餐就简单得多,小时候家里几乎都是吃面,现在大家都喜欢买点汤圆,毕竟大家都希望团团圆圆。</p><p align="cente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