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1:06

农业谚语精选50句

<p></p><p>引导语:对于谚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接触过烟油,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农业谚语,欢迎阅读!</p><p>农业谚语一</p><p>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p><p>2、冬至油菜,年大麦。</p><p>3、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p><p>4、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p><p>5、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p><p>6、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p><p>7、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p><p>8、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p><p>9、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p><p>10、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p><p>11、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p><p>12、东北风,雨祖宗。</p><p>13、若要花,霉里扒。</p><p>14、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p><p>15、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p><p>16、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p><p>17、六月六,晒得鸭蛋熟。</p><p>18、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p><p>19、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p><p>20、麦浇芽,菜浇花。</p><p>农业谚语二</p><p>1、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p><p>2、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p><p>3、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p><p>4、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p><p>5、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p><p>6、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p><p>7、旱插,早活;快长,快大</p><p>8、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p><p>9、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p><p>10、麦要浇芽,菜要浇花</p><p>11、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p><p>12、立了秋,在小一齐揪</p><p>13、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p><p>14、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p><p>15、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p><p>16、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p><p>17、梨花白,种大豆</p><p>18、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p><p>19、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p><p>20、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p><p>21、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p><p>22、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p><p>23、清水下种,混水插秧</p><p>24、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p><p>25、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p><p>26、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p><p>27、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p><p>28、六月不热,五谷不结</p><p>29、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p><p>30、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p><p><strong>附加阅读:谚语故事</strong></p><p>瞎子打灯笼</p><p>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p><p>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p><p>这一般多用来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或者各自拿出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p><p>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p><p>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但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在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p><p>此地无银三百两</p><p>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半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业谚语精选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