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0:23

关于中国戏曲的谚语

<p></p><p>导语: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戏曲的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p><p>(一)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p><p>(二)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p><p>(三)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p><p>(四)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p><p>(五)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p><p>(六)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p><p>(七)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p><p>(八)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p><p>(九)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p><p>(十)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p><p>(十一)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p><p>(十二)字不清,唱不明。</p><p>(十三)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p><p>(十四)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p><p>(十五)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p><p>(十六)以熟为巧,以巧为妙。</p><p>(十七)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p><p>(十八)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p><p>(十九)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p><p>(二十)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p><p>(二十一)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p><p>(二十二)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p><p>(二十三)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p><p>(二十四)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p><p>(二十五)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p><p>(二十六)腔好唱,味儿难磨。</p><p>(二十七)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p><p>(二十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p><p>(二十九)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p><p>(三十)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p><p>(三十一)要想艺深,就得用心。</p><p>(三十二)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p><p>(三十三)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p><p>(三十四)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p><p>(三十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p><p>(三十六)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p><p>(三十七)三分扮相,七分眼神。</p><p>(三十八)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p><p>(三十九)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p><p>(四十)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p><p>(四十一)私下练,台上见。</p><p>(四十二)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p><p>(四十三)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p><p>(四十四)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p><p>(四十五)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p><p>(四十六)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p><p>(四十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p><p>(四十八)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p><p>(四十九)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中国戏曲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