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的气象谚语大全
<p></p><p>导语:今年春分在3月21日,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分节气的天气特点及气象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p><p><strong>春分节气的谚语大全:</strong></p><p><strong>一、描写昼夜等长的,如:</strong></p><p>1.“春分秋分,昼夜平分”</p><p>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p><p><strong>二、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strong></p><p>1.“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p><p>2.“春分无雨到清明”</p><p>3.“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p><p>4.“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p><p>5.“春分降雪春播寒”</p><p>6.“春分无雨划耕田”</p><p>7.“春分有雨是丰年”</p><p><strong>三、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strong></p><p>1.“春分不暖,秋分不凉”</p><p>2.“春分不冷清明冷”</p><p>3.“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p><p><strong>四、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strong></p><p>1.“春分西风多阴雨”</p><p>2.“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p><p>3.“春分大风夏至雨”</p><p>4.“春分南风,先雨后旱”</p><p>5.“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p><p><strong>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strong></p><p><strong>风沙</strong></p><p>春分时节,在我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根据近几年对沙尘天气的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p><p><strong>沙尘暴</strong></p><p>在春分时期,当有冷空气连续入侵我国南方,会出现温度持续偏低的春寒天气,此时,再有相伴的连阴雨,对农作物会有很大的影响。</p><p><strong>低温阴雨</strong></p><p>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12℃以下(各个地区标准不很一致),时间连续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严重烂秧。因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温作物,在10~12以上时,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晴好天气时,才有利于齐苗壮秧。反过来,出现低温阴雨,便可想而之了。</p><p>霜和霜冻是春季遇到寒潮和强冷空气的产物,在气候偏暖期,寒潮比较少见,但也不能麻痹大意。</p><p><strong>倒春寒</strong></p><p>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秧,在北方会影响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小麦的死苗现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严重的倒春寒,刚好是在春分期间,那是在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损失的谷种就有7~8亿斤。</p><p><strong>春旱</strong></p><p>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在冬季雨雪少的时候,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对缺水的情况不甚敏感。进入3月后土壤解冻,小麦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种,如果此时降水继续偏少,旱象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幼苗的处境可想而知。</p><p><strong>华南前汛期</strong></p><p>在华南地区有两个雨水集中的时期,一是4~6月的前汛期,二是7~9月台风降雨形成的后汛期。前汛期从4月初开始,5月中旬进入盛期,每年平均有20场暴雨,6月最多,占暴雨总数的一半以上,且持续时间长,雨势猛烈。因“春分”只是沾了汛期的开头,在此不多赘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