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谚语大全
<p></p><p>导语:又是一年春耕时春潮涌动备耕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业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季节。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耕的农业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p><p><strong>关于春耕的农业谚语:</strong></p><p>1、 秋耕深,春耕浅。</p><p>2、 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p><p>3、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p><p>6、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p><p>7、 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p><p>8、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p><p>9、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p><p>10、 想要苞米结,除非叶搭叶。</p><p>11、 合理密植真正好,光长禾苗不长草。</p><p>12、 密植好,密植强,合理密植多打粮。</p><p>13、 谷宜稀,麦宜稠,高梁地里卧下牛。</p><p>14、 行船防滩,作田防旱。</p><p>15、 春旱不算早,秋田旱一半。</p><p>16、 春荒不要懒,防荒多生产。</p><p>17、 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p><p>18、 锄头底下减旱情,锄头口上出黄金。</p><p>19、 灌水有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p><p>20、 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p><p>21、 春天栽树要早,夏天灭虫要了。</p><p>22、 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p><p>23、 耕地过冬,虫死土松。</p><p>24、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p><p>25、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p><p>26、 惊蛰闻雷米如泥 惊蛰雷鸣,成堆谷米。</p><p>27、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p><p>28、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p><p>29、 惊蛰断凌丝。</p><p>30、 地化通,见大葱。</p><p>31、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p><p>32、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p><p>33、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p><p>34、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p><p>35、 “春分降雪春播寒”</p><p>36、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p><p>37、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p><p>38、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p><p>39、 春雨贵如油。</p><p>40、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p><p>41、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p><p>42、 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 ,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 雨,尤忌打雷。</p><p>43、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 示六畜不安。</p><p>44、 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 流加大。</p><p>45、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 阴晴冷暖无常。</p><p>46、 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 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p><p>47、 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 ,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 世人春天已降临。</p><p>48、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 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 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p><p>49、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 日下雨,清明定放晴</p><p>50、 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 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 过迟,按季节行事。</p><p>51、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p><p>52、 立春晴,雨水均</p><p>53、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p><p>54、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 清明</p><p>55、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p><p>56、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p><p>57、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p><p>58、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p><p>59、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 水迟。</p><p>60、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 种田。</p><p>61、 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 ,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 ,米价便宜。</p><p>62、 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 耕田</p><p>63、 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p><p><strong>关于春耕的习俗:</strong></p><p>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p><p><strong>第一段</strong></p><p>桂北地区的开春试犁,城镇活动比乡村开展得还要热烈和隆重。农村因天气严寒试犁生产耕耘,多是拿牛轭走进牛栏,把牛轭往牛颈上一放,表示耕牛拉着牛轭耕田犁地之状,预示着开春了,新的一年开始播种五谷了,应该作好备耕,抢上季节耕耘播种,千万不要错过耕种的时机。城镇活动:相传在过去为渲染春耕生产气氛,敦促人们作好春耕准备工作,城里的官府县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衙役到县城的城皇庙旁边的荒地上搭一个茅草官厂,衙役擂鼓鸣锣,吹吹打打,抬着县官和纸扎的春牛、犁,由衙门沿迎春路行至官厂,沿路的群众,家家鸣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春牛抬到官厂后,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仪礼三伏三拜,县官领头,众乡绅跟随在后依礼参拜,而后念祭奠天地神祈祷告词,而后县官亲自扶犁,跟随春牛之后,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围观群众吆喝声响彻云霄。县官试犁后,衙役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街,提示人们新年开始,五谷待种,百业待兴,大家应该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游完街巷后,回到县衙门前打春后,然后把纸扎的春牛烧掉。</p><p><strong>第二段</strong></p><p>在瑶山,各家的主事人要扛锄头到田地里挖几锄,或到秧田和菜园里掏几锄,表示春耕动土外,还要上山砍几根竹子插在田里,表示插田,下地里埋上几颗种子,表示播种丰收。</p><p>还有的地方把二月初一作为开春节。清早起来,家家户户把锅盖猛敲一阵,表示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这天早晨吃过早饭,男人把家里的农具普遍检查一遍,看哪些要维修,哪些要更换,一一作出决定。是日便自己动手或请人开始整理农具。妇女们这天早饭后,就用头天浸好的糯米,用磨子磨好,并用立冬腌制好的干菜和腊肉剁碎粘和成香喷喷的馅心,包在糯米粑中间,做成阳春粑,用柚子叶垫好,放在锅里蒸熟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痛痛快快地饱吃一顿"阳春粑"。在吃"阳春粑"时,家里的主事人把新年要种的生产计划、品种安排告诉大家,要大家发奋把阳春搞好,夺取新一年的好收成。</p><p>在山西的浑源、朔县、山阴等县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民间流行有击鼓迎春的习俗。</p><p>春耕前,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灾免病,秋后丰收。</p><p>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在春耕生产时节,农民表演队走村串寨,表演反映当地少数民族劳动生活的原生态歌舞,为春耕开犁唱响报春曲。</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