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经典谚语汇总
<p></p><p>导语: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下面是优学语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雪节气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p><p><strong>大雪节气谚语【1】</strong></p><p>1、 冬天骤热下大雪。</p><p>2、 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p><p>3、 雪有三分肥。</p><p>4、 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p><p>5、 大雪三白,有益菜麦。</p><p>6、 冬无雪,麦不结。</p><p>7、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p><p>8、 下雪不冷化雪冷。</p><p>9、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p><p>10、 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p><p>11、 大雪封河。</p><p>12、 大雪封了河,船民另找活;大雪河未封,船只照常通。</p><p>13、 半上午插犁,半下午停,中午前后把地耕。</p><p>14、 大雪封地一薄层,拖拉机还能把地耕。</p><p>15、 机器不怕用,就怕用后随便扔。</p><p>16、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十八不下一冬干。</p><p>17、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p><p>18、 积雪如积粮。</p><p>19、 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p><p>20、 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p><p>21、 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p><p>22、 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p><p>23、 今冬雪不断,明年吃白面。</p><p>24、 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p><p>25、 雪在田,麦在仓。</p><p>26、 雪多下,麦不差。</p><p><strong>大雪节气谚语【2】</strong></p><p>1、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p><p>2、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p><p>3、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p><p>4、 大雪不寒明 年旱(冀)</p><p>5、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p><p>6、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p><p>7、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p><p>8、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p><p>9、 今年的雪水大,明 年的麦子好(甘)</p><p>10、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p><p>11、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p><p>12、 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p><p>13、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p><p>14、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p><p>15、 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p><p>16、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p><p>17、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p><p>18、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p><p>19、 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p><p><strong>大雪节气习俗:</strong></p><p>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p><p>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p><p>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p><p>《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p><p><strong>大雪</strong></p><p>小雪后十五天,斗柄指壬为大雪,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二百五十五度,阴气更重,天气也更加寒冷。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致使地面积雪。相对于小雪而言。称之为大雪。</p><p>滑冰</p><p>滑冰就是榴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戏。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滑冰最为流行。男女经常穿着冰鞋,脚蹬冰上,拄杖如同用篱,动作轻捷如飞。善于溜冰的多不用拄杖,技巧高超的更能做出种种花样。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作打滑挞。</p><p>清代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冬月经常在北海漪澜堂观赏冰戏。乾隆帝有《御制太液池冰嬉诗集》《御制冰嬉图}O南方气候温暖,冰冻得不够结实,因此滑冰的很少。</p><p><strong>赏雪</strong></p><p>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东京梦华录》关于腊月有记载道:“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儿童可与父母或伙伴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冰雪世界的乐趣。</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