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02:17

有关语言特点的歇后语

<p></p><p>导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也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表义功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歇后语吧。</p><p>有关语言特点的歇后语(一)</p><p>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p><p>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p><p>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p><p>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p><p>寿星打靶——老腔(枪)</p><p>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p><p>麦柴秆吹火——小气(器)</p><p>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p><p>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p><p>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p><p>抓蜂吃蜜—— 恬(甜)不知耻(刺)</p><p>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p><p>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p><p>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p><p>豆渣贴门神——不沾(粘)</p><p>有关语言特点的歇后语(二)</p><p>包公脸上抹煤灰——黑上加黑</p><p>一桶开水烫狗——遍体鳞伤;遍体淋伤</p><p>抱着书本骑驴——走着瞧</p><p>接着龙头喝水——勉强不得</p><p>蚊子脚——么臂;无比;无臂</p><p>绵羊的口,黄牛的嘴——真能嚼</p><p>猪八戒开酒店——混个吃喝</p><p>屎壳郎戴口罩——臭干净</p><p>出恭扑蚂蚱——捎带着的事</p><p>黄鼠狼拉扁嘴——不得几;不得鸡</p><p>武大郎卖酸菜—— 王八激的;人怂货拉拉汤</p><p>养蜂的交朋友——甜甜蜜蜜</p><p>武大郎当兵——个头不够</p><p>有关语言特点的歇后语(三)</p><p>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p><p>外甥打灯笼——照旧(舅)</p><p>嘴上抹石灰——白说(刷)</p><p>精装茅台——好久(酒)</p><p>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p><p>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p><p>小苏他爹——老输(苏)</p><p>四两棉花——谈(弹)不上</p><p>梁山泊军师——无(吴)用</p><p>空中布袋——装疯。(装风)。</p><p>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p><p>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p><p>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p><p>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p><p>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p><p>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p><p>半两棉花——免谈。(免弹)。</p><p>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关语言特点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