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情绪障碍与对策
<p>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障碍是指人们在情绪感受中严重脱离现实,以一种妨碍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自我挫败的方式应付外界事件。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或者使人不能以社会接受的方式行动,或者是人的行为操作低下。小学儿童的情绪障碍主要是由于自身难以在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下有效调节和应对,总是担心或者害怕受到某种伤害(所想象的影响比实际的要严重很多)。情绪障碍是小学儿童最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怖症、过度焦虑两种类型。</p><p> (一)恐怖症</p><p> 小学儿童的恐怖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如黑暗、各种超自然现象(鬼怪等),具有持续时间短暂和很大的强度差异性等特点,一般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由针对现实对象转向针对想象的或未来的对象。如果对特定对象产生持续和不必要的恐惧,而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时,就构成了恐怖症。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症、疾病恐怖症、境遇恐怖症等,在小学儿童中常见的是学校恐怖症。</p><p> 在小学阶段,由于儿童过分依赖父母,自控较差,行为退缩,在学校缺乏交际能力而受到嘲笑、轻视,或在学校中受到威胁和被殴打;也可能是由于儿童个人或家庭生活发生重大改变,如父母离异或再婚、经济问题等,家庭生活不稳定,气氛压抑;学校中教育定位不当,学校中存在让儿童感到为难或恐惧的事情,如当众运动、朗读等,过高的期望或者压力,以及教师的不当教学方式,都可能导致学校恐怖症。儿童的分离焦虑也是学校恐怖症的诱因之一。</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