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8 20:28:20

小升初经验谈:小升初兵法之知己知彼

<p>为了计算孩子参加终极目标校的考试成功率,我开始搜集孩子考试时潜在竞争对手的信息。冬令营时我曾经留意了一下,参加的14名孩子,2人为5年级,剩下均为6年级,3人为朝阳区的孩子,分别来自朝阳区两所金帆民乐团,从专业水平上看,有两个孩子不如儿子,另外有两个西城区的,来自海淀区的一共有9人,这样看来海淀区的孩子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专业水平较高的几个孩子来自中关村二小艺术班和海淀区艺术节一等奖的两个孩子,但海淀区中学的金帆交响乐团和民乐团也多,招收该乐器的特长生也多,这样分散下来,也存在补缺的可能。</p><p>3月份我们接到了保底校的通知,有意向去的特长生参加乐团排练。参加保底校排练的第一天就获得了一个可喜的信息,参加终极目标校冬令营的一个朝阳的孩子已经提前签约我们的保底校,等于退出了终极目标校的竞争,儿子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我问其何故,其曰:那个学校多难考呀</p><p>一个多月参加保底校的排练,让儿子的专业水平有了一个提高,却也让我对这个学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越了解越觉得这个学校不适合儿子,这个学校艺术班单独分班,而且和儿子一起参加这一乐器排练的小六孩子一共有8人,其中有2人因为是朝阳跨区西城已经提前签约,这就意味着这所学校这个专业的录取名额又少了两个,而且其他5名西城的孩子均来自同一所金帆民乐小学。此时不是对儿子的专业水平没有信心,而是对这些孩子将分在同一个班产生了不和谐的预感,不同素质的孩子分在一个班,相互会受影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升初经验谈:小升初兵法之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