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特长招生“疯”了家长苦了孩子
<p>特长,作为小学升初中的一块敲门金砖,如今是很多家长无奈中的选择。没有过硬的条子,拿不出巨额的助学金,不够推优的条件,孩子想上重点中学似乎就剩下特长这个捷径了。但是,每年不断抬高的门槛和经常变化的标准,使家长们变得越来越累,有可能辛苦好几年最后白忙活。很多孩子本来从兴趣和爱好出发的特长,最终在功利的应试面前变成了一块难以下咽的鸡肋。</p><p>根据目前的小升初政策,只有分区划片就近入学和特长生两种入学方式。但一些优质初中会存在自主招生的情况,可以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招生,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取代了免试入学。而家长们又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不惜一切的拼命向名校冲刺。名校不断抬高的门槛,让家长感到难上加难。特别是拿不到过硬的条子,又没有充足的票子的绝大多数家长,就剩下特长这块敲门金砖了。为了敲开特长门,家长们疯一样的拽着孩子拼向特长这个独木桥。</p><p>女儿在山师附小上学的刘女士,开始根据女儿的特长让她在班外学表演,到了三年级发现不对路,又无奈的停了表演,给女儿报了科技班。单是这两年,光课外补习、冲刺培训班以及参加各类竞赛班的学费就将近4万元。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为了孩子拿到特长证,家长们不惜省吃俭用债台高筑。因为不知道下一年名校需要什么特长,不得不拿到10个20个特长证有备无患。每个特长证都需要数千元的课时费,孩子们在课外加班这些课时。孩子们如果没兴趣,家长就会软硬兼施相逼。由此可以想象,孩子们的课外负担有多么沉重。</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