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名校,择校不忌“自报家门”
<p>在名校附近买房子,时间来不及了;跨学区择校,难度大不说,还要公开个人信息;在家门口上学,教学质量自己又不放心。半个月来,合肥的丁先生已经为即将升小学的孩子先后制订了3套入学方案,却都因为种种原因破灭了。随着小学和初中升学报名的临近,家长们也开始了入学奔波。尤其是今年(2012年)针对择校出台的信息公开新政,让家长们连连感慨入学难,但择校的热情却丝毫不见消退。</p><p>信息透明阻挡择校路</p><p>上个月,教育部门公布的一项关于择校的新政让很多家长心惊。根据新政规定,但凡家有择校学子的,其家长不但要公布姓名,还要公布工作单位的信息。拿赞助费不在乎,但是如果公布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就让不少家长纠结和犹豫了。</p><p>本来是想将孩子放父母家附近的南门小学读书的,现在考虑还是放在小区里的学校读书了。丁先生在做了半年的准备工作后,因为最新的择校政策,最终还是放弃了择校。丁先生是做生意的,平时和爱人在家时间少,孩子一直放在父母住处附近的幼儿园上学。秋季即将升小学,本来打算继续在附近的南门小学择校。不想公布我的个人信息,觉得对孩子也不好。丁先生告诉记者,如果只是将个人信息留给学校老师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向社会公布了,他就要顾及自身的隐私和孩子的安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