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8 20:25:32

英语借走的“十个中国词”

<p>英语借走的“十个中国词”</p><p>英语,代表西方的强势文化。作为世界性的大语种,它成了现代与文明的标志。有人跟风叫嚷:只要具备两条就是“现代文盲”,一,不懂英语;二,不会电脑。其实,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形形色色,是否可以这样说,不会写毛笔字、不会算卦,就等于“国学文盲”?   凭人怎么说吧,现代中国为了追求“和世界接轨”,几乎把英、法、俄、德、日、意、西班牙和阿拉伯语,当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文明的惟一桥梁。母语——中国话可以弄得一塌糊涂,甚至不如日本人写得漂亮,讲得流利;英语,却必须要捱过大学六级、托福考试。这据典型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该回头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也逐渐变成了外国人的香饽饽儿。仔细一看才发现,许多英语词汇其实就源于汉语,欧洲人做过精细的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p><p>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span word="Indo">Indo</span>-<span word="European">European</span> <span word="languages">languages</span>),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在狭义上,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这些白皮黄心的“鸡蛋词”,无须向“英语世界”做额外解释,就能顺利地理解、沟通。脱胎于汉语的“鸡蛋词”,早就默默地影响全世界了。除“孔夫子(<span word="Confucious">Confucious</span>)”、“中国功夫(<span word="kung">kung</span> <span word="fu">fu</span>)”、“麻将(<span word="mahjong">mahjong</span>)”或者“豆腐(<span word="tofu">tofu</span>)”之类绝无仅有的称谓,再挑拣10个真正有中国气质、代表华夏气派、并影响全球当代生活的“鸡蛋词”,便足以说明问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语借走的“十个中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