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传授四六级写作三思后行紧扣主题
<p> 四六级写作最讲究对主题的理解和阐释。有些考试的设置方式是让作者无限发挥,自由联想,追求思维的新颖独特,越前卫就越有个性。</p><p>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主题的定位和发挥。考试类写作最讲究对主题的理解和阐释。有些考试的设置方式是让作者无限发挥,自由联想,追求思维的新颖独特,越前卫就越有个性。甚至还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尾,让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国内考试中的四级、六级、考研英语都属于限制性命题。通过多种暗示要求考生定向思维,写出命题者所期望的内容,之后在语言上决出高低胜负。</p><p> 国内考试的命题都是经过出题者的深思熟虑创作而成,主题、提纲、中心思想在出题者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势,经过简化和浓缩过程,变成了试卷上浅显简单的文字。这相当于编辑为密码的命题过程<span word="convert">convert</span> <span word="message">message</span> <span word="into">into</span> <span word="codes">codes</span>。除了题目之外,在简单的提纲、图表和说明文字中都会有一些信息暗示,而这些都构成了命题者的思维模型。一旦超出这些暗示,或者跨越这个模型就意味着跑题或违背出题者意图。</p><p> 考生在面对试题、阅读写作要求时,开始进入解码状态,由于理解能力和效果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反馈。第一种是发挥过度,超越或偏离命题者的期待。这类考生思维活跃,知识渊博或想象力丰富,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浮想联翩,由暗示信息联想到种种杂乱的信息,未加筛选就直接进入创作过程,结果不慎把无关内容也写出来,或是跑得太远,导致错位跑题。跑题的恶果就是所答非所问,偏离了命题思路,滑向了危险的轨道。由于大学英语考试往往注重限制话题,限制内容,限制思路。跑题意味着审题失败,往往会遭遇到零分或低分。第二种反馈是发挥拘谨,未达到命题者所要求的思路深度和广度。创作者手忙脚乱,只从幼稚的表面去分析现象,或未能完成要求的几个环节,只是蜻蜓点水,匆忙应付其中一两个细节。本以为能应付差事,其实在思维过程中已经严重弱化了命题的内涵,也达不到命题者的期待。这类创作在分数上大受影响,只能得到一个低层次的分数,漂亮的语言也不能挽回局面。第三种反馈是严格定位,说一不二,把握命题者的暗示信息,在此基础上做有限的发挥,最终和命题者所考虑的不谋而合。由于命题内容极其简约有限,考生需要让思维尽快和试题对位,顺藤摸瓜,把握线索,沿正确的路线前行,直到顺利达到<span word="destination">destination</span>,破解命题者设下的谜局。</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