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幼升小考试的出发点是对的么?
<p> 4月13日上午,近两千名学龄前儿童参加了北京建华实验学校的入学初试,争夺该校280个小学入学资格,场面火爆非凡。这场硬战包括认生字、加减法、找规律、故事理解等各式题型,对此不少家长直呼小学入学竞争太惨烈。</p><p> 在当下提倡素质教育、提倡淡化考试和就近分区公平入学的大趋势之下,幼升小这样的考试可谓是一场反大势而动的逆流,它把应试教育往极端化的方向,又推进了一大步。它是一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生下的怪胎,不仅戕害孩子,误导家长,还错误地引导社会风气,将一种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方法,作为一种通行方法加以运用,长此以往,将引起严重的后果须知,幼儿园的小学化以及让孩子过早接触与他们年龄段和认知水平不相符的知识,会产生极其负面的作用。</p><p> 这种危害,在一些发达国家受到制度层面的重视。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基本法》(即宪法)第七条第六款明文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禁止幼儿园期间对孩子进行写作、阅读、计算等课程的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认为,在孩子思维并未打开的时候,让其死记他所不理解的东西,是剥夺其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将他们的脑袋僵化成一个硬盘。就目前的科技而言,一个随身携带的硬盘,可以拷走整个大英博物馆的资料,但这个硬盘却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8200万人口的德国,拿走了很多诺贝尔奖,这与他们的幼儿教育理念,不无关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