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盲目幼升小择校“怪圈”?
<p> 又是一年招生季,孩子的入学问题成为家长们的心头病。不少家长绞尽脑汁想为孩子择一所理想的学校,甚至不惜代价让孩子进所谓的名校、牛校。试问:如此火爆的择校背后,真的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助跑吗?</p><p>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说:要加快解决入园难,积极治理大城市择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盲目无序择校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痼疾,非治不可。</p><p> 如今,伴随大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旺盛,人人都想上好学校的初衷本无可厚非,这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影响下的必然行为选择。但是,究竟什么是好学校?是历史悠久的名校,是升学率高的学校?是教育教学设施好的学校,还是办学理念开放、国际化的学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选择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而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每一所学校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作为家长,就要择一所这样的身边好学校。</p><p> 那么,择校之风缘何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家长们的轨迹式焦虑</p><p> 上了好小学才能上好中学,上了好中学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另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83.6%的中学生父母都希望孩子考前15名,54.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但名校就一定意味着好的性格、好的未来吗?教育要全面的发展人,即身、心、智全方位地发展,其中,心的教育最为重要。有教育专家如是说。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塑造、潜能的唤醒,是让人获得感悟幸福的能力,并非简单的是上名校、考大学、找个好工作。</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