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教学有助于遏制教育“抢跑”
<p> 零起点教学更深层次的寓意是要发挥改革的正面导向作用,转变包括家长、学校和教师在内的全社会的教育观念。</p><p> 近日,钱江晚报以零起点教学,家长怎么看?为题进行了调查。多学点总是好的等认识在家长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对已实施零起点教学的学校调查也发现,一个班30个学生没有一个零起点。由此看来,推进零起点教学,不论是在家长认识层面还是学校操作层面,仍然面临一定困扰,但就此对改革失去信心大可不必。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零起点教学的不断推进,其正面导向作用将会逐步显现,对此我们不妨多一点耐心。</p><p> 作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上海、太原、成都、杭州和宁波等地都在积极推进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从表面看,这一举措是出于规范学校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考虑,而其更深层次的寓意是要发挥改革的正面导向作用,转变包括家长、学校和教师在内的全社会的教育观念,改变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培养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环境。</p><p> 推进零起点教学,旨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当前家庭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培养方式,推动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多学点总是好的,实际是家长对一直以来小学一年级高起点教学的一种主动应对,也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一观念的具体体现。对于学龄前孩子,家长究竟应当如何进行培养,其中的认识误区和观念偏差仍然非常突出。随着零起点教学的不断推进,原先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否科学,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这些问题势必会引发家长的反思。</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