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8 19:10:06

教育时评:语文“瘦身”从古诗开始?

<p>  上海中小学开学在即,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不仅删除了旧版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资讯晨报》8月26日)</p><p>  在中国,语文课本的变化、高考作文的转身,往往都能成为社会热门话题。这大概既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耕读传统,更重要的是,也许我们已潜移默化地达成一种共识:汉语言文字,就像时下的道德议题一样,早已令人百感纠结。这份纠结,是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纾解不了的,也是渐次回温的全民阅读率安抚不了的。就像上海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其实离大多数人很远,但各持己见时,好像它就是居家的柴米油盐。</p><p>  小学语文教材瘦身从古诗开始,此般举措,合适吗?所谓担心,无非是些很古老的文学逻辑:譬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譬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看来,诗文都抛弃了,这也算数典忘祖了。不过,很少有人细究一下,书读百遍,当真就真义了然吗?再说了,教材里少了几首诗歌,并不代表教辅里就没了,文学欣赏课里就一并删了,更不代表家长的手机<span word="APP">APP</span>里也消失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诗文阅读传统与趣味,如果全部承载在几十页薄薄的教材上,这是何其荒唐和悖谬?</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时评:语文“瘦身”从古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