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承载中国式“望子成才”期待
<p> 八月的北京,暑热仍盛,白领刘仪(化名)却时常奔波在烈日下。</p><p> 一旦电话响起,二手房中介告诉她姐,你想要的那个学区出了套房,来看看吧。这话语如同发令枪,驱使刘仪告别办公室的冷气,跟随中介穿过大街小巷,上楼、看房、下楼,兴奋、失望、焦虑诸般情绪,总是和她一路同行。</p><p> 很累,也很烦,但是没办法。刘仪说,我们要给孩子买学区房,为他上小学做准备。</p><p> 学区房在美国、加拿大、韩国等许多地区都广泛存在。而中国人向来重视子女的教育,在近年来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天价学区房现象时有出现,学区房更显炙手可热。</p><p> 家长:奔走与纠结</p><p> 中国许多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早期发展的内城,周边新区教育资源较为薄弱,北京也是如此。刘仪夫妇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已在近郊置办了房产。随着儿子长大,让儿子上个好小学,成了他们的心头大事。</p><p> 记者采访发现购买学区房的主力群体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青年夫妇,他们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有体面的职业、收入不错,基于自身的经历非常认可知识改变命运,重视子女教育。</p><p> 但即使家长下定了买房的决心,买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刘仪很庆幸赶上了今年楼市低迷,成交冷清,房源也比较多。最近三四个月,中介带着她看了二三十套房子,但结合户型、交通和价格等多重因素,能够满足家庭要求的房子却少之又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