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小食品成学生的"掌中宝" 谁来保护孩子健康?
<p>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在小摊上买到各种没有卫生保障的零食</p><p> 周扒皮、辣子鱼、西瓜奶油糖这些名字是不是听上去很诱人,但这些叫鱼或西瓜的校园周边小零食,里面既没鱼也没西瓜,但却成了孩子们的掌中宝,他们购买时通常只考虑是否便宜、好吃,对质量和卫生却毫不在意。很多家长担心,这些小零食是否卫生安全?有没有人来监管?为此,记者在重庆市的一些学校周边进行了调查。</p><p> 5角一包的小食品深受学生喜爱</p><p> 9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岸区四公里江南小学,在学校外面的巷内有多家零食店。记者发现,这些零食的价格大多在5角到1块钱左右,其中一款叫做周扒皮的麻辣膨化食品,虽然在包装上依稀有生产日期为2014/06/13字样,但是包装陈旧,渗油现象严重。</p><p> 这些小食品好吃不?你们经常买吗?记者随机问了几名购买小食品的学生。好吃!有点辣,我们不敢经常买,家里的大人不让吃。大多数小学生这样回答。</p><p> 现在的小学生特别喜欢这种5角钱一袋的小食品,周边商店几乎都在卖。负责打扫小学门前马路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每天他至少要清扫3次学生扔下的小食品包装袋。</p><p> 中午12点,记者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放学铃声刚停,十几个孩子就围拢在一个小零食摊前,争相抢购宝贝。</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