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习俗杂谈(5)
<p>交友</p><p>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常因讲得拢、合得来、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而交上朋友(<span word="making">making</span> <span word="friends">friends</span>),这在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在人口流动量很小的国家和地区,友谊一般发展得比较缓慢,因为人们(1)接触有限;(2)择友谨慎。而一旦互相交上了朋友,建立了友谊,他们往往尽力维护这种友情,不但彼此依赖,而且把自己的声誉和人格也“押注”上去,甚至波及双方的其他家庭成员。所以,在这种社会里,友谊持续得相当长,也比较牢靠。</p><p>但在美国这样一个地域流动(<span word="geographical">geographical</span> <span word="mobility">mobility</span>)和社会流动(<span word="social">social</span> <span word="mobility">mobility</span>)都很的国家里,交友自有它的特色。由于人们时常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他们在交友时所建立的友谊可能一时密切而牢靠。但一旦彼此迁移他处时,他们的友谊可能不久即告消失,双方各自再找合适的新朋友。美国人不会因这种友谊的处理方式而感到“薄情”,更不会觉得自己受了对方的轻视,或者侮辱。大多数情况下,“劳燕分飞”的朋友可能保持通信、或者电话联系一两年,然后逐渐中断联系。有趣的是,一旦有机会再见面,不管间隔多久,昔日的朋友会“和好如初”,重温友情,甚至继续密切往来一段时间。</p><p>基于在这交友方式,外国客人去美国人家作客时,可以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与他们闲谈、玩耍。他们可以与美国人共弃假期,甚至一起生活,而不必为保持终身友谊而担忧犯愁。就美国人而言,他们邀请外国客人去作客是出于一种友情和好客,他们乐意为这种短暂的友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