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p>一、 复习内容</p><p>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和数学广角。</p><p>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p><p> 多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每个班仍有七八个学生接受知识较慢,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p><p> 三、复习目的 </p><p>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p><p>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p><p>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p><p>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p><p>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p><p>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p><p>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p><p> 四、复习重、难点 </p><p> 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 </p><p> 难点:画直角;观察物体;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p><p> 五、 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p><p> 1、长度单位1课时 </p><p>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p><p> 3、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p><p> 4、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p><p> 5、观察物体和统计2课时 </p><p> 6、数学广角1课时 </p><p> 7、解决问题2课时 </p><p> 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 </p><p> 9、期末检测2课时</p><p> 六、复习的具体措施</p><p>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习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p><p>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p><p>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p><p>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