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46

四年级数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测试质量分析

<p>一、学生分析</p><p>我任教四3班有55人,参加考试人数有50人,平均分65.88,优秀率18%,及格率66%。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缺乏思维的灵活性,从成绩方面看,优秀率偏低,可能与平日对概念教学策略,讲解不透彻,学生审题不仔细、马虎所致。</p><p>二、试卷分析</p><p>本次试卷主要考二、三单元教学内容,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测试内容生活化,情景化,体现开放性,灵活性,人文性关注学生思考,创新,解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轻松作答。从卷面上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握、基本技能的形成令人不满意。</p><p>这次考试试题,共25小题,100分,每小题4分:第一题判断,第二题选择,第三题填空。</p><p>在这次检测中,我发现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p><p>(一)、教师方面的问题</p><p> 教学效益不高。在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媒体设备的运用上使用不当,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不够,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丰富。与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不够学生管理方面比较粗放。对自己的课堂要求还不够严格,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重视作题的结果,轻视思考的过程。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轻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p><p>(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p><p>1.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表现为: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做题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导致出错。</p><p> 2.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表现为: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査,认为只要会做就是对的;有的学生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知道要检查,也会检查,却懒得检査,结果造成不该错的也出错。</p><p>考试中反映出来很多题,为了使我们的学生、老师在今后的学习、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p><p>三、答题情况</p><p>作如下分析:</p><p>(一)、存在的问题:</p><p>知识理解不到位,方法没掌握住。</p><p>1、在试卷第3题,123-68+32=123-(68+32),学生做题较马虎,没看清题就直接做,导致错误率高。 </p><p>2、第6小题,12x97+3=12x100,个别程度差的同学对四则运算和乘法分配律不熟悉而出错。</p><p>3、第2大题,从三个方向观察图形,有个别同学审题不认真导致出错。</p><p>4、第9题,64x12=64x10x2乘法分配律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p><p>5、填空题,不少同学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思考,不认真不检查,也没养成好习惯,不少同学计算出错。</p><p>四、整改措施 </p><p>综上所述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在今后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p><p>1、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思考,不要交头接耳,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老师提问的问题要积极思考,积极回答。</p><p>2、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认真完成,认真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3、针对学生能力相对薄弱,合理安排有关练习,练习是掌握知识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生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但是,练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因此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p>(1)明确目的。在练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详细讲明练习目的和具体要求。只有当学生明确了练习目的后,オ能产生自觉进行练习的内在动力。</p><p>(2)有针对性。教师必须善于抓住学生在哪方面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通过有针対性地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p><p>(3)突出重点。题海战术、盲目多练并不能促进技能的形成。数帅要精选习题,突出重点地进行练习。</p><p>(4)形式多样。练习形式多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目还可以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p><p>4、针对大部分学生解题缺少方法或方法不够灵活的问题,在重视基础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些开放性题的目的练习,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期望能以此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p><p>5、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前能力的培养。</p><p>6、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情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p> 从学习成绩上看我们班的成绩没有太大的进步,和我预想有一定差距。看来,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真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培养。只要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辅导,及时鼓励,注重学困生的转化,我相信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这一目标而努力。</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数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测试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