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42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p>第3课 解决问题</p><p>教学内容</p><p>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0〜41页。</p><p>教学目标</p><p>1.知识技能。</p><p>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速度。</p><p>创设情境,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p><p>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p><p>能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p><p>3.情感态度。</p><p>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让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p><p>从实际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p><p>重点难点</p><p>重点:关于路程和速度、时间的关系。</p><p>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教具准备</p><p>多媒体课件。</p><p>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p><p>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了解公路提示牌,明白简单的交通规则。</p><p>师:根据这幅示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p><p>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学会看交通指示图。</p><p>学生可能会说出:限速70千米。</p><p>教师指导学生明白,限速70千米的意思就是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p><p>二、探索新知。</p><p>认识速度和路程的含义。</p><p>让学生看教材,并找出什么是速度。</p><p>指名回答: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p><p>师: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也就是速度每小时不超过70千米。</p><p>如果学生仍感到困难,教师可再举下列说明:</p><p>王老师每分钟走80米,这里的“80米”就是王老师步行的速度,王老师从家到学校共走了2千米这时的“2千米”就是王老 师家到学校的路程。</p><p>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p><p>师:根据上面的两个问题,你能总结一下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呜?</p><p>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p><p>速度=路程+时间</p><p>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以下两个关系式,教师也应给予。</p><p>路程=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p><p>解决向题。</p><p>﹙1﹚自主探索。</p><p>看例题,指名读题。</p><p>师:根据这段文字,你能获得哪些信息?</p><p>生1:石家庄到承德的路程大约是540千米。</p><p>生2:上午8时出发,下午3时到达。</p><p>师:根据以前学的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能求出他们在车上一共用了几个小时吗?</p><p>学生可能会说:3+12-8=7﹙时)</p><p>师:他们在路上吃饭用了1小时,车开了吗?</p><p>生:没有。</p><p>师:没有怎么办?</p><p>生:7—1=6﹙时),车开了6小时。</p><p>师:现在,汽车行驶的路程知道了,时间也清楚了,我们能求汽车的速度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并说一说。</p><p>﹙2﹚全班交流。</p><p>生:540+6=90</p><p>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p><p>师:请同学们列一个完整的式子。(同时师板书)</p><p>15-8=7﹙时)</p><p>7-1=6﹙时)</p><p>540+6=90﹙千米)</p><p>答: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p><p>三、应用关系,解决问题。</p><p>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p><p>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p><p>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p><p>四、全课小结。</p><p>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