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p>第九课时整理与复习</p><p>学科数学 六 年级 班级</p><p>课题 整理与复习 课型 复习</p><p>课时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 </p><p>学习</p><p>目标 1、通过回忆、小组交流,会更进一步的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2、通过练习、展示,会运用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p><p>学习</p><p>重点 会更进一步的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相关的计算公式。</p><p>学习</p><p>难点 会运用公式正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p><p>学习</p><p>准备 </p><p>学</p><p>习</p><p>过</p><p>程自 主 实 践 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p><p>课前</p><p>三分钟</p><p>前置小研究 一、自主复习</p><p>复习圆柱</p><p>1、圆柱的特征</p><p>圆柱有哪几个部分?圆柱有什么特点?</p><p>2、圆柱的表面积</p><p>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p><p>3、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p><p>4、试着自己出一道有关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表面积或体积的题。</p><p>复习圆锥</p><p>1、圆锥的特征</p><p>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p><p>2、圆锥的体积</p><p>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p><p>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p><p>3、试着自己出一道有关计算圆锥的体积的题</p><p>4、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同桌互相讨论,然后老师集体指导)</p><p>(先自学然后和同桌交流讨论。)</p><p>(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同桌互相讨论,然后老师集体指导)</p><p>小组交流 1、圆柱圆锥的形成</p><p>(1)想一想给你一个长方形,怎么转化可以得到一个圆柱体?(举例说明)</p><p>(2)想一想给你一个直角三角形怎么转化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举例说明)</p><p>2、圆柱圆锥的切割</p><p>(1)圆柱的切割:a.横切:切面是( )形,表面积()</p><p>b.竖切(过直径):切面是( )形,表面积( ) (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学习对子讨论,在和帮扶对子进行交流,如还有困难可以找小组长帮助)</p><p>(学到这里如果有困难先和学习对子讨论,在和帮扶对子进行交流,如还有困难可以找小组长帮助)</p><p>班级</p><p>展示 (应用)一根圆柱形木料长是10分米,如果将这根木料截成两段,表面积会比原来增加12.56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如果这根木料竖切,表面积增加多少?</p><p>(2)圆锥的切割:a.横切:切面( )</p><p>b.竖切(过顶点和底面直径):切面是()形</p><p>表面积()</p><p>(应用)一个圆锥的高是5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如果竖着切(过顶点和底面直径),将圆锥分成两半,则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小组长组织讨论)</p><p>巩固</p><p>拓展 P45页2,3 </p><p>自主</p><p>检测 P46页1-5 </p><p>板书设计:圆柱与圆锥复习</p><p>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p><p>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p><p>字母公式:V=Sh</p><p>教学反思</p><p>总评</p><p>第十课时木材加工问题</p><p>学科数学 六 年级 班级</p><p>课题 木材加工问题 课型 新授</p><p>课时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 </p><p>学习</p><p>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木材问题的过程。</p><p>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木材的实际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p><p>3.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学生爱护森林资源的意识。</p><p>学习</p><p>重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木材的实际问题</p><p>学习</p><p>难点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p><p>学习</p><p>准备 多媒体课件</p><p>学</p><p>习</p><p>过</p><p>程自 主 实 践 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p><p>课前</p><p>三分钟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离不开树木。谁来说一说,树木对我们人类都有哪些贡献呢? </p><p>前置小研究 出示课件。</p><p>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p><p>2.这批圆木的体积有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三位小数,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关注有困难的学生。</p><p>小组交流 3.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p><p>4.读“兔博士网站”的内容,了解木材“容重”的含义以及几种常</p><p>5.介绍并让学生理解木材的“含水率”,然后计算圆木晾干后的质量,最后全班交流。见木料的容重。 1.提出木材质量问题。讨论:要计算这批圆木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在学生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介绍每立方米柳木重450千克,并鼓励学生计算。然后全班交流</p><p>2.结合每立方米柳木重450千克,介绍“容重”,让学生了解常见木材的容重。</p><p>3.介绍并让学生理解木材的“含水率”,然后计算圆木晾干后的质量,最后全班交流。</p><p>班级</p><p>展示 1.加工成最大的方木是什么意思吗?</p><p>2.这根方木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p><p>3.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计算方法。</p><p>4.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p><p>1、教师说明加工方木的要求和“方木”的含义,然后提出兔博士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加工成“最大方木”的实际意义。</p><p>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形成共识:先求出方木横截面的面积,再乘圆木的长度。</p><p>3、交流计算方木体积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加工最大方木的关键是在圆形横截面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及圆内最大正方形的画法</p><p>4、请学生自己试算方木的体积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结果。</p><p>巩固</p><p>拓展 1、教师谈话,提出估算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多少厘米的问题。</p><p>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有20厘米吗?为什么?</p><p>3.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试着算一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p><p>4.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p><p>5.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p><p>6.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真棒!你们知道吗?到了中学,学习了开方的知识之后,这个计算问题就非常容易了。 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计算。</p><p>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方法和结果。</p><p>教师参与交流,介绍开平方的方法并进行激励性谈话</p><p>学生如果出现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直接用计算器开方得到19.8厘米。最后交流。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教师介绍。</p><p>自主</p><p>检测 例题2 </p><p>板书设计</p><p>木材问题</p><p>圆内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半径×直径÷2×2(s=rd)</p><p>=半径²×2(s=2r²)</p><p>正方形的面积=对角线×对角线÷2</p><p>教学反思</p><p>总评</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