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41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圆柱的体积(2)》教案教学设计

<p>第四课时圆柱的体积(2)</p><p>学科数学 六 年级 班级</p><p>课题圆柱的体积(2)课型新授</p><p>课时1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p><p>学习</p><p>目标1.经历同桌合作测量、计算圆柱物体体积,交流并讨论的过程。</p><p>2.会测量圆柱形物体的高、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能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圆柱的体积。3.能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p><p>学习</p><p>重点会测量圆柱形物体的高、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能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圆柱的体积。</p><p>学习</p><p>难点会测量圆柱形物体的高、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能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圆柱的体积。</p><p>学习</p><p>准备学生准备:茶叶筒、直尺、两个三角板、足够长的细绳子(同桌两人准备一套)。</p><p>学习过程</p><p>自 主 实 践学习要点与学法指导</p><p> 课前</p><p>三分钟</p><p> 前置小研究1.让学生说一说知道圆柱体的什么就能求它的体积,怎样求?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p><p>2.师出示茶叶筒,提出“要求茶叶筒的体积”应该怎么办?由求体积需要什么条件复习旧知识,是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整理。通过问题讨论,把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为测量活动做准备。</p><p> 小组交流1.提出“同桌合作”,测量2个茶叶筒的有关数据的要求,并提示最好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数据最好不同。然后学生合作测量。要给学生充分的测量时间。2.交流学生测量数据的方法。先交流测高,再交流测直径,最后交流测周长。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展示不同的测量方法。3.提出: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茶叶筒体积的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重点交流已知周长,求半径或直径的情况。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数据的过程。展示不同测量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方法的多样化,提升测量经验。</p><p>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既是数学知识的巩固性练习,也是解决实际问题。</p><p> 班级</p><p>展示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认真观察实物图,了解信息并用手比一比木段实际有多粗多长,再独立计算。</p><p> 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多种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2=1.5(分米)</p><p>3.14×1.52×12 </p><p>=3.14×2.25 ×12</p><p>= 7.065×12</p><p>=84.78(平方分米)</p><p> 巩固</p><p>拓展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一个半圆柱形”的意思,然后自己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全班交流。</p><p>答案如下:</p><p>(1)3.14×102×5</p><p>=314×5</p><p>=2023(平方厘米)</p><p>(2)3.14×62×10 </p><p>=3.14×36×10</p><p>=2023.4(平方分米)</p><p>(3)10÷2=5(厘米)</p><p>3.14×52×12 </p><p>=3.14×25×12</p><p>= 942(平方厘米)</p><p>学生读题,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请两名同学板演,然后集体订正。</p><p>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p><p> 自主</p><p>检测3.练一练第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使学生理解方钢的体积与锻造后圆钢体积相等,再自主解答。4.“练一练”第4题,先了解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后再集体交流。</p><p>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p><p>V=sh</p><p>教学反思</p><p>总评</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圆柱的体积(2)》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