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正比例(3)》教案教学设计
<p>第5课时正比例(3)</p><p>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3,练习十二5,6,7题。第(5)课时</p><p>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2.通过运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p>3.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p><p>教学重点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教学难点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教学准备写有判断题的小黑板</p><p>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引入课题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p><p>(1)飞机飞行的速度一定,飞行的时间和航程。</p><p>(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p><p>(3)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p><p>(4)如果y=3x,y和x。</p><p>2.揭示课题</p><p>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的一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比例的应用”。</p><p>学生举手回答,并说出为什么。</p><p>复习成正比例的量的关系,加深对正比例的正确认识。</p><p>合作探究1.教学例3</p><p>(1)出示例3,收集信息</p><p>问:这幅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p><p>(2)组织学生交流解答方法</p><p>(3)引导用正比例知识解答</p><p>教师:除了这些解题方法外,我们还会用正比例方法解答吗?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有关正比例的知识思考:</p><p>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题中什么量是不变的?一定的?</p><p>题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关系?</p><p>随学生的回答,教师同步板书:</p><p>所付总钱数195元 x元</p><p>所订份数 5份8份</p><p>师:运用我们前面所学的正比例知识,同学们会解答吗?准备怎样列比例式?</p><p>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要把李老师应付的钱数设为x元,再根据所付总钱数÷所订份数=每份报纸单价的关系式,列式为=</p><p>(4)引导检验:</p><p>解答得对不对呢?你准备怎样验算?</p><p>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看能想出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p><p>全班交流解答方法:</p><p>195÷5×8=312(元)</p><p>195÷(5÷8)=312(元)</p><p>195×(8÷5)=312(元)……</p><p>回答老师的问题</p><p>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正比例知识解决此题。</p><p>讨论验算方法</p><p>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让学生弄清用正比例知识解决成正比例的量的关系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解题方法。</p><p>巩固练习1.出示教科书第49页的例1图和补充条件</p><p>竹竿长(m)26…</p><p>影子长(m)39…</p><p>教师出示问题:小明和小刚测量出旗杆影子长21 m,请问旗杆有多高呢?根据刚才我们判断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p><p>2.小结方法</p><p>用正比例知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时候,步骤是怎样的?说说在这个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相关联吗?它们成什么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p><p>学生独立思考解答,讨论交流。</p><p>回答问题</p><p>运用我们所学习的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问题。</p><p>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的5,6,7题。独立完成作业熟练对正比例的运用</p><p>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我小结巩固所学知识</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