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p>第4课时圆锥的认识</p><p>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第(4)课时</p><p>教学目的 1.通过实物感知,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会测量圆锥的高。</p><p>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p>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p><p>教学难点 测量圆锥高的方法。</p><p>教学准备 </p><p>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p><p>引入主题 1.找生活中的圆锥</p><p>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p><p>教师: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过的物体?</p><p>指着圆锥问:你们见过这种形状的物体吗?谁知道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叫什么?</p><p>小结:像麦堆、谷堆、铅锤、帽子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板书:圆锥</p><p>2.揭示课题</p><p>教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圆柱,知道圆柱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圆锥吧。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抽学生回答。</p><p>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图形?</p><p>由实物引入,容易让学生树立直观的圆锥的的概念。</p><p>合作探究 1.实物感知,抽象图形</p><p>教师:圆锥是什么形状的呢?</p><p>反馈信息。抽生说出观察的结果。</p><p>在黑板上贴出圆锥的图形,让学生明白像这种形状的图形就是圆锥。</p><p>2.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p><p>(1)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p><p>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圆锥图形,有哪些相同点?</p><p>教师:圆锥由几部分组成?能给各部分取名吗?</p><p>(2)认识圆锥的底面。</p><p>教师在黑板上标出圆心O。</p><p>(3)认识圆锥的侧面。</p><p>教师: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p><p>演示: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学生观察展开图的形状,直观感知圆锥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p><p>(4)引导学生探究圆锥的高。</p><p>教师:刚才同学们谈到圆锥也有高,那么圆锥的高在哪里?</p><p>板书: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p><p>教师: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圆锥的高有几条?</p><p>(5)测量圆锥的高。</p><p>教师:怎样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锥的高呢?</p><p>教师巡视指导。</p><p>3.小结圆锥的特征</p><p>教师:谁能说说圆锥的特征?</p><p>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只有一条高。</p><p>拿起准备的圆锥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受并体验一下圆锥的形状。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所看到的圆锥的形状。</p><p>观察汇报</p><p>观察自己桌上的圆锥,说说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p><p>猜测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p><p>抽学生在黑板上标出高。</p><p>观察圆柱和圆锥的形状,通过对比找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垂线段只有一条,因此圆锥的高只有一条。</p><p>小组合作,想办法测出圆锥的高。</p><p>归纳总结。</p><p>通过观察让学生感觉圆锥。</p><p>让学生在观察、探究中掌握圆锥的特征。</p><p>通过对比让学生弄清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区别。</p><p>让学生通过测量来真正理解圆锥的高,并能正确测量。</p><p>课堂小结</p><p>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同学们有收获吗?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p><p>作业设计 1.填一填</p><p>(1)圆锥的高是()。圆锥有()条高。</p><p>(2)将一个圆锥沿着它的高平均切成两半,截面是一个()形。</p><p>(3)下图圆锥的高是()cm。</p><p>(4)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形,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p><p>2.小法官辨是非</p><p>(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相等。()</p><p>(2)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都有无数条。()</p><p>(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p><p>(4)测量圆锥的高只要测出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就是圆锥的高。()</p><p>通过这些简单的作业训练,加深对圆锥的特征的掌握。</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