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36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

<p>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二)</p><p>【教学内容】</p><p>课本第20页例2及补充练习。</p><p>【教学目标】</p><p>1、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p>2、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p><p>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p><p>【教学重、难点】</p><p>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问题。</p><p>【教学过程】</p><p>一、 复习引入</p><p>1、(课件出示):甲、乙两货车上午8时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时行45km,乙车每时行40km,下午13时两车途中相遇。</p><p>你知道A、B两地相距多远?</p><p>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解题思路。</p><p>2、教师:如果我们把本题中两车看成两个工程队,把它的行驶速度看成工程队的工作效率,那么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当于工程队的什么?(工作时间)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当于工程队修复的公路。</p><p>即可以把本题改为下面的问题。</p><p>看看你会解吗?</p><p>课件出示改后的问题:甲、乙两队7月25日起从这段路的A、B两端同时开工,到7月30日(含7月30日)修通这段路,这段路有多少米?</p><p>(1)教师:请认真看大屏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p><p>(2)说一说(45+40)的和表示什么,乘6的积又表示什么。</p><p>如果将这条路的长度当成已知条件,两队每天修路的米数和同时开工的时间不变,问8月1日前能否修完,又该怎样解答?</p><p>二、分析解决问题课件</p><p>出示P31页例2。</p><p>1、理解信息。</p><p>(1)教师: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弄清了要求哪些问题;</p><p>2、分析解决问题。</p><p>(1)教师:要求8月1日前能否修完,说明与修复的什么有关?(时间)</p><p>你有什么办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伙伴商量你的想法是否正确。</p><p>(2)汇报。</p><p>(3)教师:除通过比较时间来回答问题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p><p>教师:你理解哪种算法?但两种算法都要先算什么?(时间)</p><p>(4)改问题,再分析解决。</p><p>(第32页算一算)</p><p>如果按计划修完这段路,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你能回答吗?</p><p>先独立思考,再列出算式。</p><p>对可能出现的解题思路作分析。</p><p>45×7-40×7(45-40)×7</p><p>你能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解题思路吗?</p><p>你理解了这两种解题思路了吗?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p><p>(5)加深对问题的分析。</p><p>教师:解决例2的问题,你是怎样想例2的第2问呢?</p><p>所以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不止用一种方法,在多种解法中,你应该尽量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用自己理解的、更简便的方法解决)</p><p>三、课堂活动</p><p>1、先独立思考解答,再同桌交流。</p><p>第21页课堂活动第2题。</p><p>2、独立完成作业第23页5,6,7,8题。</p><p>四、课堂小结</p><p>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那些体会?</p><p>[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人的速度和×时间=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并且本节课是利用类似于由这类数量关系推出“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两人的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但是不管是求所行路程还是求类似于所行时间的问题,虽然事件不同,数量名称不同,但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同都是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上节课学生掌握的有关知识,可以直接用于本节课的学习。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展开对新知识的研讨,通过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转化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学生能有效地借助原有知识来分析、解答新的问题。在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还尽可能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的解释,鼓励学生的多向思维,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复习引入中的第一题转变成第二题,老师特意让学生经历转变的过程,既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充分的想象,活跃思维,又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并沟通了两类问题的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此外,教学中还注重学生的相互讨论,注重用线段图再造“行走”或修路的情景,为学生的分析提供表象支持,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把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p><p>教学反思:</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