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32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教学设计

<p>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教材第59、第60页。</p><p>1. 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能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p><p>提高学生把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p><p>3.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p><p>重点:使学生明确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其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p><p>难点:感受图形放大、缩小的过程,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p><p>课件。</p><p>1. 出示教材第59页的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p><p>2. 哪些是放大?哪些是缩小?</p><p>师:由此说明生活中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1. 出示教材第60页例4。说一说按2∶1放大图形是什么意思。</p><p>(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p><p>2. 画出放大后的图形,通过数一数或者量一量的方法,看看三角形斜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p><p>3. 观察、对比原图形与放大后的图形,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p><p>方法:结合具体图形,讨论交流。</p><p>4. 汇报结果:一个图形如果按2∶1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有变。</p><p>5. 讨论: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照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p><p>(图形缩小了,但是形状不变,缩小后的图形各边的长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p><p>【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p><p>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p><p>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p><p>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p>A类</p><p>用5根相同的小棒摆成一个五边形,若用相同的小棒摆一个边长放大到原来的4倍的五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p><p>(考查知识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p><p>B类</p><p>在方格纸上,把下面的圆按1∶2的比例缩小。</p><p>(考查知识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A类:</p><p>5×4=20(根)</p><p>答:需要20根小棒。</p><p>B类:</p><p>教材习题</p><p>第60页“做一做”</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