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30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教学设计

<p>生活与百分数</p><p>教材第16页。</p><p>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p><p>2.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p><p>3. 感受理财的重要性,培养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p><p>重难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p><p>课件。</p><p>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利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利息”也是我们的生财门路之一。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理财才能给我们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呢?那就一起来参加今天的活动吧!</p><p>【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了解“利息”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收益的同时,知道学会理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p><p>1. 活动1。</p><p>师:课前已经让同学们自己去附近的银行调查最新的利率,将其与教材第11页的利率表进行对比,完全相同吗?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p><p>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p><p>组织学生交流汇报:</p><p>•影响利率的因素非常的多,比如通货膨胀、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等等。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国家一般会实行相应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减少货币的发行提高利率,这样老百姓会更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如果对外贸易失衡的话会造成自主货币的贬值或升值,这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通过汇率的改变,相应的会影响利率的走势。</p><p>•从需求角度看,降息有利于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有利于降低储蓄意愿,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有助于扩大内需;从供给角度看,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防止其利润的进一步恶化。</p><p>•不同的利率水平代表不同的政策需求,当要求稳健的政策环境时,央行就会适时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减少货币的需求与供给,降低投资和消费需求,抑制需求过热;当要求积极的政策环境时,央行可适时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促进消费和投资。</p><p>2. 活动2。</p><p>师:我们从宏观上了解了利率也是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的,而具体到我们个人的实际需求,我们选取理财方式时,也要慎重选择。请看下面的普通利率表,帮李阿姨算一算,如果把准备给儿子的2万元存入银行,供他六年后上大学,哪种方法获得的利息最多?可以小组合作,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利率表)</p><p>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p><p>组织学生交流时,重点明确存期六年,需要取出再次存入时,要把上一次的利息作为本金的一部分存入。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一次性存入的方法比分开来一次又一次地存入所获得的利息多。</p><p>师:普通储蓄存款的存期分为不同的种类,选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利息是不同的;同样,教育储蓄存款的存期以及国债的期限也分为不同种类。李阿姨理财的方式除了普通储蓄存款以外,还可以选择教育储蓄存款或国债,那么教育储蓄存款中获得利息最多的方式是哪种呢?利息又是多少呢?国债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调查一下教育储蓄存款和国债的利率,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帮李阿姨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方案,使六年后的收益最大。</p><p>【设计意图: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分析和思考,并在理解折扣的意义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p><p>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p><p>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p><p>师: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百分率,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数学知识,希望同学们关心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p><p>【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整堂课的主要收获,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巩固,使所学知识形成条理和系统化】</p><p>生活与百分数</p><p>学会理财转存时的本金是原本金加利</p><p>A类</p><p>聪聪一家三口,妈妈每月工资2023元,爸爸每月工资2023元,家里每月支出项目和大约费用如下:</p><p>项目 衣食 娱乐健身 水电 书报</p><p>费用(元) 800 300 120 60</p><p>再过几年聪聪就要上大学了,聪聪一家准备做一个存钱计划,那么一个月存多少钱呢?请你给聪聪家提一个存钱建议并说明理由。</p><p>(考查知识点:学会理财;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p><p>B类</p><p>为了给孩子准备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小丽的父母计划把2023元钱存入教育储蓄。</p><p>教育储蓄 利率%</p><p>一年 4.14</p><p>三年 5.40</p><p>六年 5.85</p><p>(1)根据上边的教育储蓄利率,你能采用几种储存方式?</p><p>(2)分别计算每种储存方式到期获得的利息。</p><p>(3)你认为哪种储存方式更好呢?</p><p>(考查知识点:学会理财;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A类:</p><p>聪聪家每月的固定收入:2023+2023=2023(元)</p><p>聪聪家每月的支出费用:800+300+120+60=2023(元)</p><p>聪聪家每月的最多结余:2023=2023(元)</p><p>建议:聪聪家一个月存钱2023元,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p><p>理由:2023元只是聪聪家每月固定收入减去每月固定消费后的结余,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还会有一些偶然性的消费存在,比如为地震灾区捐款、亲戚朋友间的礼尚往来、突发性疾病等,因此家里每月可以留下560元作为家庭的流动经费,以备急用,其余的2023元存起来留着聪聪上大学时用。</p><p>B类:</p><p>(1)</p><p>储蓄方式 存期</p><p>1 6年期</p><p>2 3年期+3年期</p><p>3 3年期+1年期+1年期+1年期</p><p>4 1年期+3年期+1年期+1年期</p><p>5 1年期+1年期+3年期+1年期</p><p>6 1年期+1年期+1年期+3年期</p><p>7 1年期+1年期+1年期+1年期+1年期+1年期</p><p>(2)方式1:2023×5.85%×6=2023(元)</p><p>方式2:2023×5.40%×3=972(元) </p><p>(2023+972)×5.40%×3+972≈2023.46(元)</p><p>方式3:2023×5.40%×3=972(元)2023+972=2023(元)</p><p>2023×4.14%×1≈288.64(元)2023+288.64=2023.64(元)</p><p>2023.64×4.14%×1≈300.59(元)2023.64+300.59=2023.23(元)</p><p>2023.23×4.14%×1≈313.03(元) </p><p>972+288.64+300.59+313.03=2023.26(元)</p><p>方式4:2023×4.14%×1=248.4(元)2023+248.4=2023.4(元)</p><p>2023.4×5.40%×3≈2023.24(元)2023.4+2023.24=2023.64(元)</p><p>2023.64×4.14%×1≈300.59(元)2023.64+300.59=2023.23(元)</p><p>2023.23×4.14%×1≈313.03(元) </p><p>248.4+2023.24+300.59+313.03=2023.26(元)</p><p>方式5:2023×4.14%×1=248.4(元)2023+248.4=2023.4(元) </p><p>2023.4×4.14%×1≈258.68(元)2023.4+258.68=2023.08(元)</p><p>2023.08×5.40%×3≈2023.15(元)2023.08+2023.15=2023.23(元)</p><p>2023.23×4.14%×1≈313.03(元) </p><p>248.4+258.68+2023.15+313.03=2023.26(元)</p><p>方式6:2023×4.14%×1=248.4(元)2023+248.4=2023.4(元) </p><p>2023.4×4.14%×1≈258.68(元)2023.4+258.68=2023.08(元)</p><p>2023.08×4.14%×1≈269.39(元)2023.08+269.39=2023.47(元)</p><p>2023.47×5.40%×3≈2023.79(元) </p><p>248.4+258.68+269.39+2023.79=2023.26(元)</p><p>方式7:2023×4.14%×1=248.4(元)2023+248.4=2023.4(元) </p><p>2023.4×4.14%×1≈258.68(元)2023.4+258.68=2023.08(元)</p><p>2023.08×4.14%×1≈269.39(元)2023.08+269.39=2023.47(元)</p><p>2023.47×4.14%×1≈280.55(元)2023.47+280.55=2023.02(元) </p><p>2023.02×4.14%×1≈292.16(元)2023.02+292.16=2023.18(元)</p><p>2023.18×4.14%×1≈304.26(元) </p><p>248.4+258.68+269.39+280.55+292.16+304.26=2023.44(元)</p><p>(3)对比观察发现,方式1到期的利息最多,即受益最大,所以一次性存6年期的储蓄方式更好。</p><p>储蓄方式 利息(元)</p><p>1 2023</p><p>2 2023.46</p><p>3 2023.26</p><p>4 2023.26</p><p>5 2023.26</p><p>6 2023.26</p><p>7 2023.44</p><p>`</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生活与百分数》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