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 成数》教案教学设计
<p>成数</p><p>教材第9页。</p><p>1. 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p><p>2. 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p><p>3. 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p><p>重点: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关系。</p><p>难点: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p><p>课件。</p><p>师:同学们,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你们知道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什么吗?</p><p>(学生中可能有的学生听说过“成数”,有些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来)</p><p>师: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可见,百分数在农业收成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那么它与商业中的“折扣”问题,有没有联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成数”的相关问题。</p><p>【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了解“成数”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农业收成,既与“折扣”问题有所区别,又互相联系,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p><p>师: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二成”呢?</p><p>生:“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20%。</p><p>师:“三成五”呢?</p><p>生:“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5%。</p><p>师:除了农业上,你还在其他地方见过成数吗?举例说说。</p><p>生1:在工业生产中也经常用到成数,如:今年汽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五。</p><p>生2:在旅游业也用到成数,如:2023年某市出境旅游人数比上一年增长两成。</p><p>……</p><p>师:现在,“成数” 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跟“折扣”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呢?</p><p>生1:“折扣”一般应用于商业,“成数”的应用范围更广泛。</p><p>生2:“折扣”“成数”都可以转化成百分数,这样不管是“折扣”问题,还是“成数”问题,其实都是百分数的问题,解答方法的实质应该是相同的。</p><p>…… </p><p>师:“成数”问题究竟该怎样解答呢?我们来看一看,试一试自己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题)</p><p>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p><p>师:把你的想法跟同学们说一说吧!</p><p>学生可能会说:</p><p>•“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意思就是今年的用电量比去年少25%,也就是今年的用电量只有去年用电量的1-25%=75%;所以求今年的用电量就是计算去年用电量350万千瓦时的75%是多少。这样就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50×(1-25%)=262.5(万千瓦时),所以今年的用电量是262.5万千瓦时。</p><p>•“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的意思就是今年节约的用电量是去年全年用电量的25%;可以先计算出节约的电量350×25%=87.5(万千瓦时);那么今年的用电量比去年节约了87.5万千瓦时,今年的用电量就是350-87.5=262.5(万千瓦时)。列成综合算式为350-350×25%=262.5(万千瓦时)。</p><p>•我们也可以从问题入手。求今年的用电量,首先就要算出今年比去年节约的电量,然后再算出今年的用电量,算式为350-350×25%=262.5(万千瓦时)。</p><p>……</p><p>对于学生的解法不强求统一,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p><p>【设计意图:以前面的“折扣”知识为本节课知识的引入点,既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p><p>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p><p>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p><p>成数</p><p>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p><p>二成就是20%三成五就是35</p><p>A类</p><p>王大爷的这块地去年产玉米2023千克,预计今年可产玉米多少千克?</p><p>(考查知识点:成数;能力要求:运用成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B类</p><p>某水泥厂8月份销售水泥875吨,比7月份减少三成。7月份水泥销售量是多少吨?</p><p>(考查知识点:成数;能力要求:运用成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A类:</p><p>2023×(1+10%)=2023(千克)</p><p>B类:</p><p>875÷(1-30%)=2023(吨)</p><p>教材习题</p><p>第9页“做一做”</p><p>20230÷(1+20%)=20230(人次)</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