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4.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教案教学设计
<p>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p><p>教材第50页内容和第51页第1、第2题。</p><p>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p><p>2.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p><p>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p><p>1.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p><p>2.认真审题,准确计算。</p><p>实物投影,小棒,计数器。</p><p>1.口算。</p><p>56-6=78-8=54-4=69-9=</p><p>80-50= 60-30= 90-40= 70-20=</p><p>83-3= 62-2= 85-80= 69-60=</p><p>20-10= 29-20= 37-7= 90-50=</p><p>2.填空。</p><p>54=50+()68=60+()72=2+()</p><p>46=6+() 59=9+() 84=80+()</p><p>27=7+() 43=40+() 91=90+()</p><p>1.老师出示主题图。</p><p>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主题图,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都知道了什么。</p><p>学生甲:从这幅图中,我知道了公共汽车上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p><p>学生乙:我知道公共汽车上标有“45座”,就是说公共汽车上能坐45人。</p><p>老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相应的问题呢?(请同学们相互议一议)</p><p>学生丙: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我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p><p>学生丁: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我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车上还能够坐多少人?</p><p>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公共汽车上有几个座位就能坐几个人,那么请你想一想,问题“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和“车上还能够坐多少人”一样不一样呢?对了,这两个问题是一样的,只是问法不同而已。</p><p>下面就请一个同学把这幅图的图意完整地说一遍。(公共汽车上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p><p>老师提问:要求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列出算式吗?</p><p>老师板书算式:45-30=()</p><p>“45-30”等于几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45减30的。</p><p>学生甲:我只要上车数一下空了几个座位就知道了。(马上会有学生要反驳,认为这种方法不太可能)</p><p>学生乙:我们组的同学认为,只要把30再添上15,就等于45了,所以可以计算出45减30等于15。(老师评论:你们是用见减想加的方法计算的,真聪明)</p><p>学生丙:我们组的同学是用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来计算的。(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一起跟着这位同学摆一摆)我们先摆出45根小棒,也就是4捆零5根,然后拿走30根小棒,也就是3捆小棒,最后剩下1捆零5根小棒,也就是15根小棒,所以说“45-30=15”。</p><p>老师质疑:同学们想的这种摆小棒的方法真的很好,不过请你想一想,如果被减数和减数再大一些,而且又没有那么多的小棒,那该怎么办呢?</p><p>学生丁:我们组有办法,我们组的同学是这样想的,可以把45分成40和5,先用40减去30等于10,再用10加上5就等于15。</p><p>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他们组同学想的办法,你们认为可行吗?那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学生丁说的计算过程再重复一遍。</p><p>老师板书:</p><p>2.计算45-3=。</p><p>老师:同学们知道了45-30=15,那么,你们能试着计算45减3吗?</p><p>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p><p>学生甲:我们组的同学认为,42+3=45,所以45减3等于42。(老师评论:你们也是用见减想加的方法计算的,真聪明)</p><p>学生乙:我们组的同学是用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来计算的。(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一起跟着这位同学摆一摆)我们先摆出45根小棒,也就是4捆零5根,然后拿走3根,最后剩下4捆零2根,也就是42根,所以说“45-3=42”。</p><p>学生丙:我们组的同学是这样想的,可以把45分成40和5,先用5减去3等于2,再用40加上2就等于42。</p><p>老师板书:</p><p>3.老师小结。</p><p>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第一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第二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p><p>老师板书: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p><p>在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时要注意从被减数的十位里减去减数,而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要注意是从被减数的个位里减去减数,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题时必须认真审题。</p><p>1.教材第51页“想想做做”第1题。</p><p>54-20=86-50=</p><p>54-2= 86-5=</p><p>请学生先用计数器拨一拨,说出计算结果,再把答案填在方格里。</p><p>2.看图填空。</p><p>34-()=()34-()=()</p><p>请学生看图填完算式,计算出结果后,要求他们把计算的过程说一说。</p><p>3.教材第51页“想想做做”第2题。</p><p>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对计算错误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出错的原因,并指导改正。</p><p>4.口算。</p><p>57-3=82-70=30-10=90-50=</p><p>64-2= 63-50= 48-30= 96-40=</p><p>48-30= 29-8= 50-40= 69-5=</p><p>86-60= 49-8= 95-70= 59-7=</p><p>43-30= 34-3= 43-3= 34-30=</p><p>5.数学游戏。</p><p>用8、4、3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各个数位上都不相同的两位数?把它们写下来。</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20232023</p><p>2. 34-20=2023-2=32</p><p>3. 20232023</p><p>4. 2023202320232023</p><p>2023202320232023</p><p>2023404</p><p>5. 30+410+2023-5</p><p>思维训练</p><p>6个202320232023</p><p>在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p><p>1.创设学生熟悉的乘车情境,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p><p>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层次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算法,再组织交流,展示思维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发展思维,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p><p>3.通过讨论、交流、补充、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之间的异同,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