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1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期末复习计划2023.1

<p>转眼,这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又到了期末大复习的时候了,在之前与一位家长的聊天中,我发现学习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学到的知识都是片段式的,没有连成一个连贯的系统,所以这一次我的复习将会是模块式、细节式的复习。</p><p>一、复习内容</p><p>(一)复习长度单位</p><p>1.长度单位:米、厘米</p><p>(1)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p><p>(2)测量方法:将物体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p><p>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p><p>(3)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p><p>2.线段</p><p>(1)线段的特点:</p><p>① 线段是直的;</p><p>② 线段有两个端点;</p><p>③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无弹性);</p><p>(2)画线段的方法:</p><p>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p><p>(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p><p>1.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p><p>相同数位要对齐</p><p>从个位加起</p><p>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p><p>2.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p><p>相同数位要对齐</p><p>从个位减起</p><p>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p><p>3.两位数加两位数</p><p>(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p><p>(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p><p>(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p><p>4.两位数减两位数</p><p>(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p><p>(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p><p>(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p><p>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p><p>(1)连加。(有3种列竖式的方法)</p><p>(2)连减。(有2种列竖式的方法)</p><p>(3)加减混合。(有2种列竖式的方法)</p><p>(4)带小括号的。(有1种列竖式的方法)</p><p>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p><p>6.解决问题(应用题)</p><p>(1)步骤: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不要忘记写单位)③作答。</p><p>(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p><p>(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用画图辅助、并且知道是该用越加越多的加法还是用越减越少的减法)</p><p>(三)复习角的认识</p><p>1、角的初步认识</p><p>(1)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p><p>(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p><p>(3)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p><p>2、直角的初步认识</p><p>(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p><p>强调: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p><p>(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p><p>强调:不仅要演示直角的画法,还要演示其他角的画法,学生易混。</p><p>(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p><p>(四)复习乘法:</p><p>1.乘法的含义</p><p>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p><p>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要强调)</p><p>3.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p><p>强调: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计算前先做标记)</p><p>4.“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p><p>(1)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p><p>(2)4个3相加是多少?用乘法3×4=12或4×3=12</p><p>(五)复习观察物体</p><p>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p><p>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p><p>3.辨析:(1)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4)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p><p>(六)复习认识时间</p><p>1.钟面上有12个大格, 1个大格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时针对应大格、分针对应小格)</p><p>2.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p><p>3.半小时=30分钟,一刻钟=15分钟</p><p>4.时间的读与写</p><p>(七)复习排列问题</p><p>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p><p>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p><p>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p><p>二、复习重点(具体化)和相应措施</p><p>1.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理解、练习。</p><p>2. 在讲到线段的特点时,强调线段是无弹性的-----利用变式。</p><p>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带小括号的”类型中,强调计算顺序和列竖式方法的最优化选择-----比较、选择、练习强化。</p><p>4. 在“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用画图辅助、并且知道是该用越加越多的加法还是用越减越少的减法。</p><p>5. 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与一年级的读写结合、强化练习。</p><p>6.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先算乘、再算加减-----计算前先做标记。</p><p>7.“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的区别-----再次理解意义、加以区分。</p><p>8.认识时间时-----多次强调要时针对应大格、分针对应小格再来读取时间,尤其是当问到分针指向多少的时候统一规定他们回答小格子对应的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期末复习计划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