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8、7、6 第三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p>教材第14页的例3及“做一做”的内容。</p><p>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p><p>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p><p>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1.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p><p>2.掌握“破十法”“想加算减法”。</p><p>多媒体课件、3捆小棒、口算卡片。</p><p>1.口算。</p><p>12-8=12-9=3+8= 14-8=</p><p>4+9= 15-8=16-8=17-9=</p><p>2.导入新课。</p><p>课件动态显示(或挂图)例3。</p><p>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和金鱼)</p><p>两个小朋友都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们能解决吗?</p><p>1. 教学例3。</p><p>(1)出示例3。</p><p>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p><p>(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p><p>列式:13-7=13-6=</p><p>(2)如何计算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p><p>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p><p>学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p><p>①依靠摆学具(如小棒),算出答案。</p><p>②看图,用点数的方法算出答案。</p><p>③用“破十法”算出答案。</p><p>先用13中的10减去7,等于3,再把3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是6,所以13-7=6,红的有6条。</p><p>同理:先用13中的10减去6,等于4,再把4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7,所以13-6=</p><p>7,黑的有7条。</p><p>④想加算减,算出答案。</p><p>因为看到这两个减法算式,可以同时想到一个加法算式,即7+6=13,13-7=6,13-6=7,所以可以这样算出差。</p><p>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做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多说一说,多摆一摆。</p><p>2. 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1题。</p><p>(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集体订正)</p><p>3. 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2题。</p><p>(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这3组算式)</p><p>老师追问:看到这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呢?</p><p>(还可以想到:8+5=2023-5=813-8=5等)</p><p>4. 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第3题。</p><p>学生继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p><p>1. 口算。</p><p>12-6=13-6=15-7=14-6=</p><p>12-7=14-7=15-6=15-9=</p><p>2.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p><p>8+=15 6+=129+=16</p><p>9+=155+=124+=11</p><p>一(1)班有14名同学参加校冬季运动会。</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20232023</p><p>2. 202377</p><p>思维训练</p><p>14-7=7(名)</p><p>教材习题</p><p>教材第14页“做一做”</p><p>1. 14-8=614-6=815-8=715-7=8</p><p>2. 202320232023</p><p>3. 202366</p><p>十几减7、6</p><p>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点数法”等,其中“想加算减法”最简便。</p><p>例3用“小朋友观鱼图”,通过两个小朋友从不同角度观察,展示不同的数学信息,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引出小朋友和小精灵的不同思考。</p><p>例3下面的“做一做”一共有三道练习题。第1题看图写算式,紧密结合例3的题型,在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第2题体现“想加算减法”的思想。第3题是在第2题的基础上,用填“□”的形式,增加抽象性、连贯性,以这种方式提高“想加算减”的思维水平,逐步达到由减法算式直接想出得数的要求。</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