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16

一年级《加法》说课稿

<p>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加法”教学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p><p>一、说教材</p><p>1、教材分析</p><p>《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p><p>2、学情分析</p><p>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p><p>3、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目标</p><p>① 通过操作演示,是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p><p>② 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p><p>2过程与方法目标</p><p>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p><p>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p><p>1、 教学重点、难点</p><p>1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p><p>2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计算方法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p><p>二、说教法</p><p>《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演示法、小组研讨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p><p>三、说学法</p><p>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节课我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p><p>四、说教学过程</p><p>(一) 复习铺垫</p><p>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卡片以及圆形卡片摆在桌面上后,分成两堆。引导学生复习1~5以内数的组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得数的得出起到铺垫作用,从而完成新课的导入。</p><p>(二) 探究新知</p><p>这个环节分三个步骤进行。</p><p>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首先通过电脑反复演示气球放在一起的过程,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或者由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引导说,把气球放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然后通过点子图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把3个点子和1个点子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个点子,用加法计算。点子图既突出了合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还能体现出由直观情境向半抽象水平的过渡。</p><p>学习加法算式。首先引导学生说出:由气球的数量抽象出要用数字3和1表示。然后教师说明: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教师再次强调说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最后教读加法算式。</p><p>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就是把两只手的圆片合并在一起。这一步通过自己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p><p>(三)巩固发展,在练习中提高</p><p>1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p><p>①课本第24页“做一做”。②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p><p>2游戏(红花配绿叶)。多种形式的习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p><p>3课本第25页松鼠玩耍图,通过动画演示引出算式3+2=□。</p><p>4课本第25页做一做。</p><p>① 通过读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p><p>② 巩固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图点数,在一个数的基础上接着数,也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p><p>③ 通过对比4+1=5、1+4=5和1+3=4、3+1=4这两对算式,使学生通过直观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p><p>(四)总结延伸</p><p>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学法。</p><p>(五)布置作业</p><p>适量的作业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p><p>(六)板书设计</p><p>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突出了教学重点,简洁明了。</p><p>(七)教学反思</p><p>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p><p>1. 了解信任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p><p>2. 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交流意识。</p><p>3. 发挥课件的动态立体优势,给学生学习的空间。</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加法》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