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7:13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面的旋转》教案教学设计

<p>面的旋转。(教材第2~4页)</p><p>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p><p>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p><p>3.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p>重点: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形和圆锥形物体。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p><p>难点: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p><p>长方形、三角尺、直尺、圆柱和圆锥模型等。</p><p>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内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做实验感受一下吧!(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并进行旋转)</p><p>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p><p>生:这些图形都可以通过旋转得来。</p><p>师:这就是旋转的奥妙。</p><p>师:首先我们把这个小球看成一点,那么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呢?</p><p>同桌讨论,然后汇报。</p><p>生:曲线。</p><p>师:能具体概括一下吗?</p><p>生:点的运动形成一条线。</p><p>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我们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点动成线”。(板书:点动成线)</p><p>师: 那么,如果把这支笔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什么?</p><p>生:面。</p><p>师:能用四个字概括起来吗?</p><p>生:线动成面。(板书:线动成面)</p><p>师:很好,(举起课本并旋转)如果把这本数学课本看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样运动的呢?会形成什么呢?</p><p>生:旋转后形成了一个圆柱,也就是“面动成体”。(板书:面动成体)</p><p>师:大家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现象吗?</p><p>生1:玻璃球的滚动轨迹可形成线。</p><p>生2:一把直尺在桌面上作平移运动时形成的轨迹可形成面。</p><p>生3:长方形的旋转可形成体。</p><p>……</p><p>师: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板书课题:面的旋转)</p><p>活动一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p><p>师:观察上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p><p>小组探讨、汇报。</p><p>生1: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条直线。</p><p>生2:雨刷器左右摇摆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平面。</p><p>生3:一扇长方形旋转门旋转后形成一个圆柱。</p><p>活动二:让学生用纸片和小棒做小旗,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纸片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p><p>生1:长方形小旗旋转后形成的是圆柱。</p><p>生2:半圆形小旗旋转后形成的是球。</p><p>生3:直角三角形小旗旋转后形成的是圆锥。</p><p>教师出示:</p><p>师:请同学们动手操作,然后连线。</p><p>学生拿出学具实际操作,然后讨论,最后汇报。</p><p>教师巡视,适时作出指导。</p><p>生1:1——1(圆柱)。 </p><p>生2:2——3(球)。</p><p>生3:3——4(圆锥)。</p><p>生4:4——2(圆台)。</p><p>老师予以表扬。</p><p>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圆柱与圆锥分别有哪些特点?</p><p>生1: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另一个面是曲面。</p><p>生2: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p><p>师: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和圆锥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围成图形的面可能有曲面。</p><p>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p><p>学生自学第3页“试一试”中“认一认”,然后小组讨论。</p><p>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作侧面。</p><p>生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p><p>生3: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p><p>生4: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作圆锥的高。</p><p>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p><p>师:怎样测量圆柱的高呢?要注意什么呢?</p><p>生1:先把圆柱竖着放平,然后用直尺测量。</p><p>生2:测量时要将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圆柱的下底面。</p><p>师: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p><p>小组讨论、汇报。</p><p>生1:先把圆锥竖着放平。</p><p>生2:再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p><p>生3:最后竖直地测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p><p>师:大家通过动手操作与探讨,进一步认识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以及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大家来总结一下吧!</p><p>生1:点的运动形成一条线。</p><p>生2:线的运动形成一个面。</p><p>生3:面的运动形成一个体。</p><p>生4: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p><p>生5:圆柱的周围是一曲面,叫作侧面。</p><p>生6: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p><p>面的旋转</p><p>点线面体</p><p>圆柱: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圆),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的高。</p><p>圆锥: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只有一条高。</p><p>A 类</p><p>1.填空。</p><p>(1)圆柱上、下两个面叫作(),它们是()的两个圆,两底面()叫作圆柱的高。</p><p>(2)圆锥的底面是(),从圆锥的()到底面圆心的()是圆锥的(),圆锥只有()条高。</p><p>(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厘米、3厘米,以较短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p><p>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面的旋转》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