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4 图形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p><span>图形的认识。(教材第92~93页)</span></p><p>1.总结有关点、线、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p><p>2.总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特点,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p><p>3.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p><p>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p><p>重点:总结有关点、线、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p><p>难点:进一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它们的具体意义,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p><p>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各种实物立体图形。</p><p>师展示实物立体图形。</p><p>师:大家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图形?</p><p>生1:有很多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p><p>生2:有很多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p><p>【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物体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p>1.复习有关“点、线、角”的知识。</p><p>师:老师带来的图形不完整,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你能补充一下吗?</p><p>【设计意图:补充老师的遗漏之处,让学生觉得很有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生1:我补充有关点、线的知识。</p><p>老师让学生将他画的内容在投影仪上展示,并介绍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p><p>生2:我补充的是有关角的内容。</p><p>教师让学生将他画的内容在投影仪上展示。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些角的特点。</p><p>2.体会直角、钝角和锐角,用三角尺来验证。 </p><p>师叙述完要求后,让学生独立在自己练习本上操作。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p><p>师:谁上来做一做?</p><p>指名演示,师生评议。</p><p>【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既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鼓励学生多思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p><p>3.复习有关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p><p>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3题,学生弄清题意后举手回答。</p><p>生1:第一个图形是四四方方的,是正方形;第二个图形扁一些,是长方形。</p><p>生2:我补充。四四方方是说四条边一样长,扁一些是说长和宽不同。</p><p>师:同学们总结得不错。</p><p>4.复习观察物体。</p><p>师让学生看教材第92页第4题。</p><p>看懂题意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p><p>生1:我观察的是我的课桌。我从正上方看是一个大长方形,从侧面看是一个小长方形。</p><p>生2:我观察的是魔方,从正面、上面、侧面看,都是正方形。</p><p>……</p><p>师总结:是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p><p>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p><p>生1:我们复习了有关图形的知识,简单的有点、线段、直线、射线,复杂的有角、长方形、正方形、球、圆柱等。</p><p>生2:我们还从多个角度观察了物体,发现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p><p>生3:有关图形的知识都在这节课里。</p><p>……</p><p>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p><p>图形的认识</p><p>A 类</p><p>将下面的立体图形画上红色。</p><p>(考查知识点: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能力要求:辨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p><p>B 类</p><p>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下面的物体,并画出看到的形状。</p><p>(考查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能力要求: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A 类:</p><p>提示:最后两个图形是立体图形。</p><p>B 类:</p><p>略</p><p>教材第93页“巩固与应用”</p><p>1~3.略</p><p>4. 长方形</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