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快乐成长》教案教学设计
<p><span>快乐成长。(教材第82~83页)</span></p><p>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继续了解统计的意义,练习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p><p>2.能根据统计图提炼出有用信息。</p><p>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重点: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意义。</p><p>难点:能用画“✕”的方法统计数据,并据此回答问题。</p><p>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p><p>师: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谁介绍一下坐火车的事情?</p><p>生1:网上购票,准时上车,火车很长。</p><p>生2:儿童能买到半价票,半价票是成人票的一半,如武汉到深圳的成人票是180元,儿童的半价票就是90元,要便宜很多。</p><p>……</p><p>师:是啊,同学们长大了,长高了,坐火车得买票了。哪些儿童能买到半价票呢?淘气班有多少同学能买到半价票呢?大家想不想知道?</p><p>师板书:快乐成长。</p><p>【设计意图:用“坐火车”导入新课,既学到乘火车的一些知识,又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1.理解题意。</p><p>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淘气班同学身高情况的统计表。</p><p>师:从这张表里可以知道有多少同学能够买半价票?同学们数数看,看怎样数比较方便。</p><p>学生独立数数、思考、交流。</p><p>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的,结果数糊涂了,不知数了多少。</p><p>生2:这样可不行,我们得想一个办法。</p><p>师:对呀,我们得想一个办法。有什么好办法吗?大家分组交流一下。</p><p>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最后总结交流结果。</p><p>2.教学画“×”统计数据的方法。</p><p>师出示教材第82页数轴图,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p><p>生1:表格中给我们的数据很难清楚地知道有多少名同学在买半价票的范围内。</p><p>生2:观察上面各组数据,它们都在120~160厘米之间,我们用数轴表示出120~160厘米的范围,在数轴对应的数上画“×”,用一个“×”表示1人,对应的数上有几人,就画几个“×”。</p><p>生3:这个方法好,我一会儿就画出来了,我数了一下身高在120~150厘米的同学有34个。</p><p>师: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数据在各个类别中数量的多少,也可以很清楚地找到某个范围。</p><p>【设计意图:渗透灵活使用符号来表示数量的数学思想】</p><p>3.看图提炼有用信息。</p><p>师投影出示刚才学生的画图。</p><p>师:你还能看出哪些信息?</p><p>生1:淘气班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在140厘米左右。</p><p>生2:超过150厘米的有2人,他们需要买全票。</p><p>生3:淘气班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在140厘米左右,最高的是156厘米,最矮的是120厘米。</p><p>……</p><p>师:大家说得都不错。</p><p>4.比较这节课的内容和上节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p><p>师:刚才我们在数轴上画“×”,用这个方法来统计,很方便。</p><p>师:那和上节课“模拟开鞋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p><p>生1:上次的数轴上表示的是鞋的大小,这次表示的是身高。身高的数据比较多,所以数轴上比较密一些。</p><p>生2:在这节课里,我们重点观察的是一段数的多少,就是120~150这段数的多少。</p><p>师:同学们说得不错。</p><p>【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p><p>师:这一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p><p>生1:我知道怎样用数轴来统计数据了。</p><p>生2:统计图上可以看出在某一段上的数据有多少。</p><p>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p><p>快 乐 成 长</p><p>表格中的数据一团糟,查找时很慢,容易错。</p><p>在带数据的线上画“×”来统计又快又准确,还能看出不少有用的信息。</p><p>A 类</p><p>下表是第一小组的立定跳远的成绩表。完成下面的数线图。</p><p>101厘米 95厘米 111厘米 109厘米 112厘米 103厘米</p><p>110厘米 139厘米 90厘米 124厘米 125厘米 123厘米</p><p>(考查知识点:体会统计图的作用;能力要求:会用画“×”的方法来表示数量)</p><p>B 类</p><p>下面是根据三(2)班学生吃午饭用的时间画的图。</p><p>(1)你知道三(2)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吗?</p><p>(2)从图上你还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p><p>(考查知识点:体会统计图的作用;能力要求:会从图中提炼出有用的数学信息)</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A 类:</p><p>B 类:</p><p>(1) 41人</p><p>(2) (答案不唯一)9分吃完午餐的学生最多,5分吃完午餐的学生的最少。</p><p>教材第83页“练一练”</p><p>1. 略</p><p>2. (1) 2023762</p><p>(2) 1+3+8+9+7+6+2=36(人)</p><p>(3) 大部分同学的睡眠时间都不足10时,应该建议同学们科学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p><p>(4) 提示: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比较。</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