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47

2023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p>一、班级情况分析 </p><p>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p><p> 二、教材分析</p><p>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p><p>三、教学重、难点 </p><p>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p><p> 四、教学目标</p><p>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p><p>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p><p>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p><p>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p><p>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p><p>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p><p>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p><p>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p><p>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p><p>五、成绩目标</p><p>通过本期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会做数的组成的题,会看图写算式,会按要求写出数的相邻数,为解决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力争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80分以上。</p><p>具体目标:</p><p>期中考试:校内第一</p><p>期末考试:校内第一</p><p>县抽测考试:全县第一</p><p>六、教学措施</p><p>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p><p>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p><p>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p><p>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p><p>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p><p>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p><p>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p><p>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p><p>课时安排:</p><p>(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p><p>(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p><p>(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p><p>1.1~5的认识(3课时)</p><p>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p><p>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p><p>(四)认识图形(3课时)</p><p>(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p><p>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p><p>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p><p>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p><p>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p><p>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p><p>(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p><p>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p><p>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p><p>数学乐园(1课时)</p><p>(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p><p>(八)总复习(4课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