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38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p>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数学教案</p><p>课题:分数的加减法</p><p>教材解读:</p><p>《分数的加减法》是第七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在这部分安排了2课时:分为(1)分数的加法;(2)分数的减法。但从学生在第六册中学习分数(一),初步了解分数概念的情况以及本册分 数(二),学习分数比大小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有关分数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在教案设计时,我将教材进行重组,通过形象感知--讨论探究--抽象概括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取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p><p>学生解读:</p><p>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 了分数,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大小比较。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生建立分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 分数的含义、画图的方法探究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并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课前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发现学生能通过数学直觉初步感觉出同 分母加减法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旨在通过学 生画一画、推一推两种方法加 以理解,从具体中抽象出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p><p>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p><p>过程能力和方法:</p><p>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观察比较等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p><p>2.通过尝试、交流,猜想、验证等思维形式,发现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p>1.在情境教学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实用性,积累生活经验。</p><p>2.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p><p>3.能用数学语言较为规范地表述自己的发现。</p><p>教学重难点:</p><p>同分母分数加减法</p><p>教学准备:课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