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30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周长是多少》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p><span>周长是多少</span></p><p>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p><p>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p><p>2.通过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等活动,体会解决一个问题策略的多样性。</p><p>3.通过估一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p><p>体会周长的含义,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p><p>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方格纸。</p><p>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看看哪些同学能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参加活动。</p><p>1.拼一拼。</p><p>师: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拼成你喜欢的图形。</p><p>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p><p>师:你还能拼出怎样的图形?拼成的图形周长各是多少厘米?小组交流。</p><p>2.比一比。</p><p>师:左边两个图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p><p>生:第一幅图是(5+6)×2=22(厘米)</p><p>师:第一个图形是规则的长方体,但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是不规则的。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边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呢?</p><p>学生汇报:</p><p>4+2+2+3+6+5=22(厘米)</p><p>师:有不同算法吗?</p><p>生:把上面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发生变化。</p><p>(5+6)×2=22(厘米)</p><p>师:第三个图形的周长大家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p><p>3.画一画。</p><p>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p><p>学生自己动手,交流画法。</p><p>教师循堂指正。</p><p>4.量一量。</p><p>师: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图,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先估一估,再量一量。</p><p>估计厘米 估计厘米 </p><p>实际厘米 实际厘米 </p><p>师:你是怎样测量的?估计得怎么样?</p><p>小组完成后交流做法,并集体订正。</p><p>大家玩得高兴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p><p>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说给大家听。</p><p>还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设计其他活动。</p><p>这是一次实践活动。教材设计了用小正方形拼一拼并计算相应图形的周长,以及比一比、画一画、估一估、量一量等丰富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认识,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p><p>根据教材的安排,本次实践活动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并组织好小组活动,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p><p>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动脑思考,并注意相互交流,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听一听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逐步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操作实践和交流讨论中学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拓展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周长是多少》教案板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