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p><span>认识千克</span></p><p>教材第28~30页的内容。</p><p>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p><p>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p><p>3.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p><p>1.初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p><p>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p><p>课件,秤,生活中常见的物品。</p><p>1.感知轻重。</p><p>(1)课件演示:超市货架上有一袋红枣,还有一袋膨化食品。这两袋食品包装差不多,质量却不一样。</p><p>(2)猜一猜:你认为哪一袋重?</p><p>(3)议一议:你用什么办法来验证?</p><p>(4)试一试:用你的办法来操作。</p><p>(5)看来物体有轻有重,怎样才能知道物体具体有多重呢?这就需要用到秤。</p><p>2.认识千克。</p><p>(1)介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p><p>(2)观察: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p><p>(3)说明:秤面上的数可以表示所称物体的质量,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p><p>(4)操作:在台秤上放上1袋红枣,看一看,指针指着数字几。你知道这表示什么吗?</p><p>找一找: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p><p>3.动手操作,试一试。</p><p>(1)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p><p>(2)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再数一数有多少个。</p><p>(3)称一称你的书包有多重。</p><p>4.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p><p>(1)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它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p><p>(2)课件演示各种秤。</p><p>在生活中,人们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时都使用台秤。</p><p>1.买东西。(教材第30页“想想做做”第3题)</p><p>(1)小组讨论:你能根据图上表示的意思说一说每种物品各重几千克。你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的质量的?</p><p>(2)看了这几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p><p>2.拓展知识。</p><p>(1)理解“净含量”。</p><p>出示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1题。</p><p>“净含量”表示什么意思?</p><p>(“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p><p>(2)理解“载重量”。</p><p>出示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2题。</p><p>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p><p>“载重量”表示什么意思?</p><p>(“载重量”是指能负担的质量)</p><p>4.读教材第30页“你知道吗?”。</p><p>一袋大米重25千克,4袋大米重多少千克?</p><p>到商店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25×4=100(千克)</p><p>思维训练</p><p>略</p><p>教材习题</p><p>第29页“想想做做”</p><p>1. 1千克5千克提示: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p><p>2. 2023千克2023千克3. 2023. 略</p><p>认 识 千 克</p><p>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p><p>在初步感知千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称一称,并掂一掂红枣和薯片的质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逐步丰富对l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接着类推感受整千克数,深化对千克的认识。</p><p>组织学生观察,发现有效信息,进一步感受千克的概念,接触日常生活中有关计量物体质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