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1.用字母表示数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p>第二课时</p><p>教学内容</p><p>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教材第54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p><p>2.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p><p>3.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法和略写法。</p><p>重点难点</p><p>重点: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p><p>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p><p>教具学具</p><p>投影。</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p><p>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探究前我们先完成一组练习。</p><p> 二教学实施</p><p>1.投影出示练习题。</p><p>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p><p>教师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做题的。</p><p>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p><p>出示教材第54页例3(1)。</p><p>请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所运用的运算定律,再分别用字母表示出运算定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p><p>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p><p>a+b=b+a</p><p>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p><p>(a+b)+c=a+(b+c)</p><p>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p><p>a×b=b×a</p><p>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p><p>(a×b)×c=a×(b×c)</p><p>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p><p>(a+b)×c=a×c+b×c</p><p>师: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你有什么发现?</p><p>学生小组内互说自己的想法。</p><p>启发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p><p>3.提问: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p><p>4.书写。</p><p>讲述: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记作“·”,但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p><p>试一试,按这样的规定把这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重新书写。</p><p>学生说,教师板书:a·b=b·a或ab=ba</p><p>(a·b)·c=a·(b·c)或(ab)c=a(bc)</p><p>(a+b)·c=a·c+b·c或(a+b)c=ac+bc</p><p>板书设计</p><p>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p><p>加法交换律: a+b=b+a</p><p>加法结合律a+b)+c=a+(b+c)</p><p>乘法交换律: a×b=b×aa·b=b·a或ab=ba</p><p>乘法结合律a×b)×c=a×(b×c)(a·b)·c=a·(b·c)或(ab)c=a(bc)</p><p>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或(a+b)c=ac+bc</p><p>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要注意运算定律中相同的量用同一个</p><p>字母表示。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者记作“·”,但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p><p>符号不能省略。</p><p>课后反思</p><p>1.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比较到位。课堂中充分引导学生说哪种更简便,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能够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p><p>2.应在课堂中多涉及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悟,以提高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兴趣。</p><p>备课参考</p><p>教材与学情分析</p><p>用字母表示数着重教学等式的知识,它是方程的基础。学生初步接触用字母表示数会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其次,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取值范围;最后,还要懂得用字母表示不同的数的方法。</p><p>课堂设计说明</p><p>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是比较复杂和难接受的。</p><p>第一层次,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p><p>第二层次,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数,以及让学生知道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p><p>第三层次,综合训练,深化理解,体验学习知识后的成功。</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