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19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 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p>5解决问题</p><p>一课时</p><p>教学内容</p><p>连乘、乘加、乘减。(教材第15~16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掌握运用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解决问题。</p><p>2.提高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p><p>3.提高学生的小数混合运算能力。</p><p>重点难点</p><p>重点:熟练地计算连乘、乘加、乘减题。</p><p>难点: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p><p>教具学具</p><p>投影片。</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p><p>3×4×2023×2+2023×3-26</p><p>说一说这些题含有什么运算,该怎样计算。</p><p>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整数连乘、乘加、乘减题。如果我们把上面这些整数连乘、乘加、乘减题稍做修改,改成小数连乘、乘加、乘减题,你会计算吗?</p><p>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题的计算方法,看谁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对又快。</p><p>二教学实施</p><p>出示教材第15页例8。</p><p>(1)引导学生审题,从情境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p><p>学生读题并汇报:从情境中知道,妈妈带了100元去购物,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kg肉,每千克26.5元。问题是求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或者还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p><p>(2)师:你们找出的这些信息怎样表示呢?</p><p>学生整理如下:</p><p>单价 数量 总价</p><p>大米 30.6 2 </p><p>肉 26.5 0.8 </p><p>鸡蛋 10 1 </p><p>(3)师:怎样解决问题呢?</p><p>集体交流,各组汇报解题思路。</p><p>方法1:我用计算器计算。</p><p>方法2:我用估算来解决。</p><p>①1袋大米不到31元,2袋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100元够了。</p><p>②1袋大米超过30元,2袋超过60元;1kg肉超过25元,0.8kg也就超过25×0.8=20(元)。如果买20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100元,所以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p><p>出示教材第16页例9:</p><p>(1)引导学生审题,从情境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p><p>学生读题并汇报:从情境中知道,坐出租车行了6.3km,问题是求要付车费多少钱。</p><p>(2)师: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知道出租车收费标准,请你说一说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什么。</p><p>学生整理如下: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p><p>(3)师:知道收费标准后,该怎样计算所需费用呢?</p><p>学生思考后口述:所需费用等于起步价加起步价以外路程的出租车费。</p><p>教师板书:所需费用=起步价+起步价以外路程的出租车费。</p><p>师:起步价是多少钱?</p><p>生:7元。</p><p>师:起步价以外路程是多少?</p><p>生:6.3-3=3.3≈4(千米)。(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p><p>师:求起步价以外路程的出租车费该算什么呢?</p><p>生:用起步价以外的路程×1.5,列式为4×1.5=6(元),最后加上起步价就得出所需费用,列式为6+7=13(元)。</p><p>(4)师:你们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p><p>生:还可以先把7千米按每千米1.5元计算,再加上前3千米少算的即可。</p><p>列式为1.5×7=10.5(元)</p><p>前3km少算:7-1.5×3=2.5(元)</p><p>应付:10.5+2.5=13(元)</p><p>(5)总结计算乘坐出租车所需费用的方法,然后完成下表。</p><p>出租车价格表</p><p>行车的里程/km 1 2 3 4 5 6 7 8 9 10</p><p>出租车费/元 </p><p>三课堂作业新设计</p><p>1.计算下面各题。</p><p> 26×0.73+15.122.06×1.5-1.120.62×0.7×1.28</p><p>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38吨。照这样计算,3头大象一周(7天)吃青草多少吨?</p><p>3.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50.4千米,剩下的比修好的2.1倍少1.6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没修?</p><p>参考答案</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34.11.970.20232</p><p>2. 0.38×3×7=7.98(吨)</p><p>3. 50.4×2.1-1.6=104.24(千米)</p><p>课后反思</p><p>1.通过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了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p><p>2.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解答过程,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p><p>备课参考</p><p>课堂设计说明</p><p>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看、找、想、算的过程中学习本课的知识点,达到教学的目标,具体体现以下几点:</p><p>(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p><p>(2)主动探究,在活动中感悟。 </p><p>(3)合作交流,在练习中升华。</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 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