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4 16:26:18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解简易方程第7课时》优秀教学案带反思

<p>第七课时</p><p>教学内容</p><p>复习。(教材第80~82页)</p><p>教学目标</p><p>1.使学生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p><p>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p><p>重点难点</p><p>重点: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正确列方程解应用题。</p><p>难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p><p>教具学具</p><p>实物投影。</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p><p>1.解方程。</p><p> 6x+4x=7.28x-0.5x=15</p><p>2.列方程并求解。</p><p>(1)一个数的1.8倍与它的1.5倍的差是2.4。求这个数。</p><p>(2)2.5加上x的6倍,和是3.7。</p><p>(3)一个数减去1.5与4的积,差是10。求这个数。</p><p>3.提问。</p><p>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哪种类型的应用题?</p><p>二教学实施</p><p>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0页第4题。</p><p>(1)学生审题,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方程解答。</p><p>(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p><p>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1页第9题。</p><p>学生独立审题,集体交流解法,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p><p>方法一:5(3+x)=35方法二:5×3+5x=35</p><p>3.小结。</p><p>以上两题都是我们学过的有关两积之和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而且两个积中都有相同的数,所以可以用两种方法列方程。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吗?(第4题的相同因数是未知数,第9题的相同因数是已知数)</p><p>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1页第10*和第82页第15*题。</p><p>(1)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p><p>(2)请学生汇报思考方法。</p><p>第10*题只要把里填入的相同的数设为x就转化为方程。</p><p>24x-15x=18,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里的数。</p><p>第15*题可以先从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x,即2x=100,解这个方程便可得到x的值。</p><p>5.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2页思考题。</p><p>(1)引导学生读题后讨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p><p>根据乒乓球和羽毛球的数量相等列方程。</p><p>(2)学生要独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p><p>(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并板书。</p><p>解:设一共取了x次。</p><p>5x= 3x+6</p><p>乒乓球的数量羽毛球的数量</p><p>三课堂作业新设计</p><p>1.看图,列方程。</p><p>2.列方程解答下列应用题。</p><p>(1)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2小时后相遇。(如右图)</p><p>(2)食堂买来一些黄瓜和西红柿,黄瓜的质量是西红柿的1.2倍,黄瓜比西红柿多6.4千克。买来西红柿多少千克?</p><p>(3)五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2.5小时共植树60棵。五(2)班平均每小时植10棵树,五(1)班平均每小时植树多少棵?</p><p>3.算日期。</p><p>(1)圈出月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的3个日期,它们的和是54。这3天分别是几号呢?</p><p>(2)如果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4个日期,它们的和是54,你知道这4天分别是几号吗?</p><p>参考答案</p><p>课堂作业新设计</p><p>1. 3x-x=18</p><p>2. (1)65千米/时(2)32千克(3)14棵</p><p>3. (1)这3天分别是11号、18号、25号。(2)这4天分别是3号、10号、17号、24号。</p><p>教材习题</p><p>练习十七</p><p>4. 解:设《发明家》丛书有x本。4×2.5+4x=22x=3</p><p>9. 解:设下午要运x次才能运完。5×3+5x=35x=4</p><p>10*. 解:设方框中填入的相同的数是x。24x-15x=18x=2</p><p>11.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110+80)x=570x=3</p><p>12.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x+68)×3.5=455x=62</p><p>13. 解:设乙队每天开凿x米。(12.6+x)×25=675x=14.4</p><p>14. 解:设乙船每小时行x千米。18×(x-32.5)=57.6x=35.7</p><p>15*. 分析:先根据天平左边是3x和右边的100+x相等列方程,解这个方程。3x=x+100</p><p> x=50</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解简易方程第7课时》优秀教学案带反思